第03版:学深杭 促创新 我们在行动·林业篇 上一版3  4下一版
书写最美的绿色发展新篇章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7 年6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写最美的绿色发展新篇章
——我市绿色发展再发力再提升采访札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我市茂密的北山林区。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武陟县城市绿肺工程。
  武陟县美丽乡村绿化一瞥。
 
   

  (上接一版)与“四城联创”、中心城区三年改造提升计划、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等结合起来,精心编制了《焦作市森林城市建设三年提升计划》,为绿色发展再发力、再提升指明了路径。

  为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我市在去年南水北调、高速公路绿化基础上,今年依然将这两项工程和廊道绿化作为重点项目来抓,落实目标任务,安排专项资金,出台奖补政策,组织动员决战。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两侧绿化上,我市按照王小平提出的“我市境内高速公路两侧绿化要进一步上档升级,将高速公路两侧建设成为绿化层次丰富、四季有绿的生态带、产业带”要求,制订并下发了我市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及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对绿化范围、造林模式、绿化树种、苗木标准、整地标准等进行了详细规定,明确了郑焦晋、长济、焦桐、郑云高速公路绿化任务、建设标准和完成时限。

  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一场市、县、乡、村“四级”抓绿化,市直各单位齐参战,全民投身植树造林的高潮在山阳大地上迅速掀起。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市委就召开了由市五大班子主要领导,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全市植树造林绿色发展动员大会,王小平向全市人民发出了动员令:“要把植树造林、绿色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焦作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提升焦作城市形象的有效途径,打一场植树造林攻坚战,在较短时间内让城市穿上绿色盛装。”会议对今后三年特别是今年的造林绿化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目标任务,分解到乡、到人,各县(市)区立下了生态建设任务目标责任状。

  还是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市五大班子成员和来自驻焦部队及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近千人,来到解放区影视湖北侧山地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王小平挥锹植树,并叮嘱大家:“植树造林栽的是财富、是活力,是建设美丽焦作的希望,各县(市)区要抓住当前造林绿化的大好时节,以必胜的信心、高昂的斗志和实干的精神,迅速行动起来,投入到春季造林绿化工作中去。”全市当天参加植树造林的干部群众多达3万人。

  为了推动春季植树造林和公路绿色廊道建设工作开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生态立市战略的重要举措和全市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王小平和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多次批示,多次听取汇报,不仅在总体方案制订上亲自把关,提出要求,而且在百忙之中多次率领五大班子、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主要领导深入现场观摩指导造林绿化工作,为扎实推进廊道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市委督查室组成4个督导组,市林业局成立5个督导组,不间断地对县(市)区及市直各有关单位的植树进展情况进行督导,在全市营造“比、学、赶、超”的造林绿化氛围,形成了推进绿色发展的强大合力。

  为了实现绿色发展再提升,高速公路绿化、公路绿色廊道建设等绿化工程全部按照高标一流的要求,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栽植模式、统一苗木规格、统一整地标准。在温县、孟州市、沁阳市、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采访时记者看到,很多新栽树种都达到或超过市定标准,成活率都在90%以上,很多路段的树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为历年来栽植标准最高、质量最好。武陟县在郑云高速公路绿化上,坚持生态、景观、产业相结合,前25米为景观带,后75米为产业带,树木多为红叶石楠、红叶李、雪松、法桐、国槐等高档品种,实行流转土地、规划设计、组织施工、技术标准、管护模式“五统一”,树种规划高,成活率都在95%以上。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植树造林大会战中,各地、各部门紧扣“一赛一节”,掀起了植树造林高潮,路旁、堤岸、山上、城内造林绿化遍地开花,高速公路绿化、公路绿色廊道建设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今年,全市共建义务植树基地27个,面积达0.49万亩;参加义务植树90.35万人,栽植各类苗木392.33万株;公路绿色廊道绿化新栽植苗木1.81万亩、176.78万株。

  上下同心,在打造亮点上发力

  高速公路绿化、绿色廊道建设、南水北调总干渠绿化,既是围绕“一赛一节”重点打造的亮点,也是今年造林绿化的重点,更是森林城市建设三年提升计划的重中之重,意义重大而深远。市林业、园林、交通、国土等市直部门和各县(市)区肩扛“把绿色变成焦作底色”的重要使命,忠诚担当,激情作为,在高速公路、绿色廊道、南水北调总干渠沿线摆开战场,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植树造林高潮。

  市直部门行动起来了。

  市公路部门牵头公路绿色廊道建设,组织动员各地齐参战。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公路廊道建设资金5.96亿元,完成土地流转及平整1.63万亩,路肩培土155.97万立方米,拆迁面积25.22万平方米,砍伐老病树木6.1万株,新栽植苗木1.81万亩、176.78万株。其中,涉及过街路段整治70个,里程54.6公里;道路节点54个,41.9万平方米;路肩绿化完成苗木栽植15.7万株。目前,全市6条廊道已经初步形成了层次分明、高低结合、错落有致的生态长廊,过村路段和道路节点打造成了“一村一景”“一角一景”,特色鲜明、赏心悦目的景观亮点,整体路域环境也有了较大改观和提升。

  市国土资源部门作为全市北山治理的牵头单位,充分抓住国家对资源枯竭城市的扶持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大力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在治理工作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完成后,将治理工作重点转到北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上,组织动员各地充分抓住去冬今春植树的有利时机,自筹资金,通过覆盖黄土、植树撒草等方式,对北部山区生态破坏严重的区域开展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各县(市)区行动起来了。

  武陟县在高速公路绿化和公路绿色廊道建设中,按照王小平提出的“将高速公路两侧建设成为绿化层次丰富、四季有绿的生态带、产业带”要求,大手笔规划,大资金投入,大规模植绿,把郑焦晋、郑云高速公路和国道327武陟段沿线打造成了景观带、产业带和生态带。在高速公路绿化和公路绿色廊道建设上,武陟县高度重视,战前动员,分解任务,落实资金,制定出台奖补措施,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指挥,在去冬高标准完成郑云高速绿化0.5万亩的基础上,今春又高档次造林0.23万亩。今年5月初,该县接到对郑焦晋高速公路武陟县三阳乡至焦作南出口长10公里绿化提升改造任务后,县领导亲自挂帅,组织动员多方力量,用短短15天时间,就出色完成了从土地流转、推青、补偿,到购苗、栽植等工作,和两侧宽25米、由2行百日红和12行红叶石楠组成的绿化带,树木成活率高达95%,创造了焦作造林史上的奇迹。

  修武县按照“路景相融”的绿化理念,全面提升廊道绿化建设,尤其对旅游通道、高速公路沿线以及入县口等重要节点,进行高标准绿化美化彩化提升。在公路绿色廊道建设方面,投资4000万元对丰收路、云台大道、焦辉路3条道路进行高标准绿化,建设廊道38公里,绿化面积0.2万亩,栽种苗木12万棵,整治过村路段5段8公里,拆除建筑5600平方米。在高速公路绿化方面,提前行动,高标准绿化郑云高速和长济高速,绿化面积0.33万亩。南水北调干渠两侧绿化工程自去年开始实施,总绿化面积1642亩。在节点景观方面,打造入县口、高速公路口等重要节点景观13个。

  孟州市围绕“城乡大绿化、河阳一市青”目标,按照“一区一带两网多点”空间布局,以“绿色廊道、村镇绿化”为重点,齐力攻坚,打响了全市城乡绿化攻坚战。在重点工程建设上,生态廊道及过街路段工程由政府采取统一流转招标、统一购苗,栽植法桐、杨树、红叶石楠、樱花、银杏、桂花等树种20.8万余株,总投资10330万元,累计清除地面附着物1297亩,拆迁违章建筑1.1万平方米,土地流转1800余亩。常付路孟州段、新孟路、获轵线孟州段廊道建设和过村路段改造提升任务全面完成。环城水系北线工程西起一干渠,东至滨河公园,全长约3.8公里,边线规划每侧10米绿化带和7.5米宽路,外侧根据地形规划绿化35米以上,主要树种为法桐、金丝槐、柳树、红叶碧桃、大叶女贞、雪松等。今年,该市城区绿化共新增绿地面积近0.16万亩,栽植苗木近19万余株。

  沁阳市按照“一路一景、一园一色、一村一品”的绿化要求,推出“我埋单,你受益”的生态建设新机制,创新资本运作新模式,村镇绿化、廊道绿化、单位绿化全域提档升级。村镇绿化,实施“一村一品”绿化工程,把30%的村作为绿化亮点村来打造,突出绿化、美化和亮化,村内、庭院绿化以当地乡土树种、花卉、果树为主,环村道路绿化将高大乔木、常绿树、花灌木等科学搭配,打造景观迥异、层次分明的美丽新乡村。在绿色廊道建设上,今年该市采取资本运作、以林养林的运行模式,投入7000余万元,对常付路、长济高速、常付路复线、南环路、南外环路等省、市道两侧绿化实行工程造林。

  在温县、博爱县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采访时记者看到,这些地方也各有特色,亮点纷呈,满眼尽绿,处处美景,生态带、产业带、景观带随处可见。焦桐高速公路温县段全长10公里,两侧各30米的景观带,栾树、法桐、国槐、大叶女贞、金叶复叶槭等树种,米径都在6厘米左右,长势喜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承担着高速公路绿化和城区绿色廊道建设的重任,该区对此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财力和人力,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绿化任务。博爱县突出山、水、路、田、城、村、竹七大板块的绿化提升,投入资金4600万元,植树140多万株,绿化面积1.5万亩。

  社会各界行动起来了。

  许多单位、企业老板、林业大户等纷纷投身植树造林、发展绿色产业。沁阳市100多家企事业单位投入200多万元进行绿化提升。焦桐高速公路温县段很多都是由林业大户承包经营。武陟、温县组织一批林业大户经营,社会资本有力促进了生态提升工程。

  绿色发展,带来蝶变效应

  初夏时节,记者随同市林业部门的同志驱车奔赴孟州、沁阳等县(市)区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用了5天时间,走高速、穿廊道、过北山、看南水北调绿化,满眼浓绿,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看怀川大地,绿色发展的蝶变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穿行在郑云、郑焦晋、长济、焦桐高速公路,沿路两侧的景观带、生态带、产业带尽收眼底,美不胜收。记者在郑云高速公路武陟段看到,两侧各25米范围内依次种的是红叶石楠、红叶里、雪松、白蜡和法桐,50米一个景观方阵,外侧是经济林和苗木花卉等,形成了富民产业带。走进该路段河南园周绿园林生态园,千亩片林展现眼前,大叶女贞、百日红、樱花、五角枫、馒头绿、红宝石海棠、红叶碧桃等20多种名贵苗木长势喜人,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个名贵苗木产业基地为周边贫困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务工人员每天都有50元到100元不等的收入。

  路在绿中穿、车在画中行、人在景中游,这是记者在常付路沁阳段和孟州段、国道327武陟城东段、获轵线温孟段、S308博爱和丰收路西段等干线公路参观生态大道和景观长廊时的切身感受。条条廊道全是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层次分明”标准建设的,标准高、规格高,栽植有雪松、大叶女贞、银杏、桂花、樱花等20多个品种,且苗木大小规格统一,横成排、竖成列、斜看一条线。在国道327武陟城东段,全长16公里、路两侧各50米宽的绿色长廊,每100米一个景观方阵,林下间作经济作物,高大乔木、低矮苗木搭配错落有致,产生了良好的景观、生态和经济效益。

  有山皆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千壑鸟鸣,这是记者在焦作南太行看到的绿色生态美景。北山治理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完成后,我市及时将治理工作重点转到北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上来,对北部山区生态破坏严重的区域覆土、植树、撒草。如今,缝山公园、龙翔矿山公园、黎明脚步公园、白鹭湿地公园等一批集休闲、郊游、健身、娱乐、科普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景观效果良好、综合效益显著的矿山公园,既为我市人民打造了一道南太行绿色屏障,又提供了多处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场所,矿山治理项目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焦作变绿了、变美了,全域旅游也火了。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和端午节小长假,我市旅游市场接连迎来游客接待高峰。据统计,仅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市就接待游客101.07万人次,同比增长9.76%;门票收入4668.13万元,同比增长3.37%。

  绿色产业的发展,也带动更多的贫困村、贫困家庭走上了致富路。博爱县寨豁乡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依靠资源优势发展樱桃产业。该乡小底村樱桃树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00多亩,村民靠樱桃种植钱包也鼓了起来,全村贫困户由2014年的144户、496人减少为现在的11户、35人,脱贫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在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的浪潮中,武陟县的花卉苗木产业从一个村、一个乡镇,发展到5个乡镇,苗圃面积达4.2万亩,苗木专业村多达10个,惠及1.5万农户。该县经济林基地、速生林基地、用材林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林产品加工业竞相发展,在江河、瑞丰等纸业龙头的带领下,上千户林业专业户背靠大树,乘凉摘果,增收致富。

  一个以绿色做城市底色的美丽焦作、富裕焦作正阔步向我们走来。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市林业部门提供)

  ⬆郑云高速公路武陟段绿化效果图。

  ➡博爱县城市绿化一景。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