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党报心 怀川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要办有厚度有温度的报纸
一篇见报稿,改变了我的命运
英名撼人传四方
图片新闻
砥砺前行创新篇
沁园春·贺《焦作日报》创刊60周年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6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砥砺前行创新篇
——访市政协原副主席牛学文
作者: 本报记者 张 冬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987年1月,时任沁阳县委书记牛学文在会议上鼓掌。
  本报记者 张 冬 翻拍
 
   

  “经过60年的发展变化,焦作已成为工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的新型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焦作日报》在焦作60年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站在时代潮流的前沿,为推动焦作经济社会发展摇旗呐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焦作报人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焦作的发展鼓与呼,立下了汗马功劳。”5月27日上午,在《焦作日报》即将迎来创刊60周年之际,市政协原副主席牛学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焦作日报》赞叹不已。

  与《焦作日报》的结缘,源自与焦作市的结缘。1986年,时任沁阳县委书记牛学文到新乡地区开会。在会上,省委领导宣布了撤销新乡地区、沁阳等几个县划归焦作市的决定。决定宣布以后,时任焦作市委书记武守全与牛学文握手,欢迎沁阳加入焦作这个大家庭。

  “武守全大方、成熟,很有气魄,他给我们几个县委书记的谈话让我们吃了定心丸。”牛学文说,“武守全当时说,‘欢迎来到焦作市,焦作市对从新乡地区来的干部一视同仁,对干部工作一样支持,在干部安排使用上和过去一样,有什么困难及时提出来,保证得到圆满解决,让从新乡地区来的干部满意。’”

  不长的一席话,一下子让牛学文的心从新乡转到了焦作。“这不仅是一个承诺,在以后的工作中他也是这样做的,武守全不久就到沁阳进行了调研,把所有重要的企业全都走访了一遍,给我们的感觉是沁阳在焦作是受到厚爱的,虽然划归焦作市领导,但内心并没有陌生感,广大干部群众也都十分接受,工作上没受到任何影响。”牛学文说。

  与焦作结缘之后,《焦作日报》就成了牛学文的生活“伴侣”,至今他仍每天坚持看《焦作日报》。“《焦作日报》一直是我的生活指南,我也是《焦作日报》的铁杆粉丝,几十年如一日天天读报。《焦作日报》是我市的主流媒体,内容丰富,国内、国际、民生新闻全都反映到了,其中对国内、国际新闻报道简单扼要,可读性很强。国家的方针政策,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焦作日报》都报道得很清楚,对民生也报道得不错。我退休以后,《焦作日报》更是成了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成为我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如果不看《焦作日报》,我就真成了‘桃花源中人’了,在《焦作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希望《焦作日报》越办越好。”牛学文说。

  当前,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带动、生态立市三大战略,加快建设创新焦作、富裕焦作、美丽焦作、平安焦作,为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焦作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学习许昌、扬州、深圳、杭州。焦作市如何学习?学习什么?《焦作日报》给全市人民作了阐述和解读,发挥了媒体应有的作用,描绘了我市的发展前景,希望《焦作日报》在时代的变革中再接再厉,讲好焦作故事,为焦作再次腾飞,再立新功。”牛学文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