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麻酩、焦娇)昨日下午,我市召开金融创新工作座谈会,邀请金融单位和企业负责人,共同分析当前金融形势,研究加快金融创新发展的办法措施,促进金融业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市委书记王小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主持会议,副市长宫松奇、汪习武出席会议。
会上,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人通报了1~5月份全市金融运行情况;人民银行焦作市中心支行、焦作银监分局、市投资集团、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部分金融单位和企业负责人分别就金融创新工作作了发言。
听取发言后,王小平指出,今年年初以来,全市金融机构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信贷投放稳步增长,金融队伍持续壮大,政金企合作不断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成效明显,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市金融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希望全市政金企齐心协力,举起创新大旗,埋头苦干,扎实工作,推动金融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王小平强调,要提升站位、认清形势,充分认识金融创新的重要意义。金融创新是深杭等地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要认真学习深杭在金融创新方面的好经验,用金融的改革创新推动焦作发展。金融创新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一招,要通过“双十工程”“一赛一节”等,积极作为、认真谋划,争取在招商引资上取得重大突破。金融创新是推动创新驱动的核心内容,要帮助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解决未成熟企业的融资难问题。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内在需求,要创新举措,开发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
王小平要求,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找准金融创新的突破口。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坚持引进和培育两手抓,努力构建类型多样、优势互补、更加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着力引进一批金融机构入驻或在我市开展业务。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把资本市场建设作为我市金融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发挥上市公司龙头带动作用,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加大对企业的辅导培训力度,加快企业上市挂牌步伐。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快构筑金融智慧平台,推动“政、金、企、服”四方合作,促进产融结合,引导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产业基金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谋划设立高端先进制造业、文化康养业、全域旅游业等产业基金,与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合作,对符合要求的项目予以重点扶持。着力创新保险服务方式,注重发挥保险长期资金作用,鼓励保险机构投资我市重大项目建设,参与我市医疗改革。强化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对违法失信企业和恶意逃费债务行为依法予以严厉打击,针对互联网金融、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领域开展全面摸排和查处。
王小平强调,要加强领导、提供保障,汇聚加快金融创新的强大合力。强化组织保障,健全金融运行分析例会等制度,理顺监管体制。强化人才建设,增强我市引进人才的吸引力,通过举办“金融大讲堂”、金融培训班、开展金融讲座等多种形式,为我市培养一批带不走的金融工作骨干。强化协作配合,全力支持金融机构做大、做强,推动我市金融产业快速发展。各金融机构要深化与焦作发展共生共荣的认识,植根焦作、热爱焦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发展。强化督查考核,探索建立对金融机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金融创新开创我市金融工作新局面。
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徐衣显强调,一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各级各部门、各金融机构要迅速学习传达会议精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上来,充分认识金融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做好金融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金融创新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金融智慧综合平台为支撑,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力度,全面提升金融工作水平,不断开创我市金融工作新局面。二要服务大局,助力发展。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攻坚、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金融业支持。各金融机构要牢固树立与地方经济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意识,服从和服务焦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特别要围绕打赢四大攻坚战、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建设“一枢纽、一新城、三平台、三基地”等重点工作,围绕产业转型、城市建设、服务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围绕十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工业十大重点项目等,深入对接需求,加大扶持力度,强化协调服务,为焦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金融支持。三要突出创新,提升水平。创新是金融发展的最大动力,是推进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各金融机构要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本质要求,着眼各类经济主体对资金和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加大金融改革力度,加强金融组织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大力发展产业金融、普惠金融和民生金融,推动实现从单纯资金要素保障向综合金融服务功能的转变,全面提升我市金融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四要创优生态,优化环境。各职能部门要将经济工作重点、工业经济运行、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动态等最新情况,及时向各金融机构和企业进行通报,建立政金企密切沟通的良性合作机制。各级各部门要以创优金融发展环境为己任,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逃废金融债务等行为,净化金融生态,营造经济与金融公平有序、和谐发展的良好秩序,促进我市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