勠力同心快建设,绿色廊道展新姿。
为改善干线公路沿线环境,构建安全畅通、绿色生态、环境优美的市域路网,去年10月28日,我市召开公路绿色廊道建设动员大会,决定依托6条通往重要区域的干线公路,打造6条绿色交通廊道,促进城乡环境质量改善提升。
经过近8个月的奋战,我市公路绿色廊道建设任务全面完成,6条廊道形成了层次分明、高低结合、错落有致的生态长廊,并通过了第一次检查验收。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绿色廊道建设资金近6亿元,完成土地流转及平整1.61万亩,路肩培土156万立方米,拆迁25.2万平方米,整治路段76个、60公里,建设道路节点52处、47.7万平方米,栽植苗木176.8万株,绿化面积1.8万亩。在原计划的基础上,各县(市)区自我加压,进一步扩大战果,廊道总里程从185公里增加到220公里。
顶层设计 快速推进
近年来,我市路网结构、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97公里,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路两侧绿化、美化工作相对滞后,不但影响了群众生活、出行环境,还影响到焦作对外形象以及经济发展。
为树立焦作新形象,提升路域环境,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市委、市政府决心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到县(市)区以及市域内主要干道的绿化水平,着力改善公路沿线环境,积极构建安全畅通、绿色生态、环境优美的市域路网。市十一次党代会明确了加快公路绿色廊道建设的工作部署,依托焦作—博爱—沁阳—孟州、武陟—孟州、焦作—武陟、焦作—云台山、焦作—修武、修武—武陟6条干线公路,打造总里程185公里的绿色生态交通廊道。
说了算,定了干。公路绿色廊道建设开始后,市委、市政府将其作为生态立市战略的重要举措和全市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各项工作快速推进。
“公路绿色廊道建设对我市构建高标准、高品质的道路交通支撑体系意义重大,也是人民群众追求水清、天蓝、地绿的良好生活环境的重要内容。”在廊道建设之初,市委书记王小平就如此阐述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在随后的建设过程中,他三次到建设一线进行观摩,还在修武县周庄镇召开现场会,对好的经验、好的做法提出表扬,并鼓励大家用心用脑用力、实干苦干巧干,不讲条件、不讲困难,在特色上求突破、在创意上有点子、在创新上有实招,高标准完成既定绿化美化任务。
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副市长王建修、魏超杰也多次作出批示,并通过召开会议、现场察看,督导各县(市)区、相关局委相互支持配合,加快廊道建设步伐。
孟州市、武陟县、修武县、马村区等承担绿色廊道建设主要任务的县(市)区,定期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汇报会等,把绿色廊道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构建主要领导挂帅、县级领导分包、交通林业部门分工合作、乡镇(街道)全力落实的工作格局,为推进廊道绿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廊道绿化过程中,各县(市)区建立定期观摩评比排名推进机制,鞭策激励后进;普遍建立绿色廊道建设微信群,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领导、各村负责人、工作人员全部入群,使领导指示要求传达迅速、检查督导情况反馈直观明了,发挥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市廊道办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坚持每天碰头,通报情况、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和措施,确保房屋拆迁、土地流转、路肩培土、树木涂白、苗木栽植等重点工作顺利推进。作为绿色廊道建设的主要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抽调精干人员成立5个督导组,每天对各县(市)区进行不间断督导检查。市林业局成立4个技术指导组,每天深入各地进行技术指导。
高标规划 高标建设
6月12日,记者跟随市廊道办工作人员驱车行走在新建的绿色廊道中,感受到田、林、路浑然一体。尤其是道路两侧三五十米那一排排新植的雪松、国槐、大叶女贞、银杏、桂花等20余种乔木多色搭配、高低结合、错落有致,过村路段和道路交叉口那各具特色的花坛、游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据了解,我市这6条公路绿色廊道建设包括中心城区至城市组团快速通道和区域主要路段,重点是对现有公路路肩绿化进行升级改造,形成景观效果,同时在公路路肩外侧各建设30米至50米宽的绿化带。
市交通运输局、林业局等相关局委负责人表示,此次公路绿色廊道建设,从设计到实施都坚持了高标准、严要求,一体部署、一次成型,以现有公路路肩绿化平台升级改造为基础、以常绿和高大乔木防护林带建设为主体、以景观绿化为点缀,达到以绿为主、多色搭配,高低结合、错落有致,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努力营造“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道路交通环境。 建设过程中,各县(市)区更是明争暗赛,自我加压,主动增加建设任务,扩大建设成果。孟州市、温县、武陟县、修武县、示范区、马村区等纷纷增加作业公里数,全市廊道绿化任务由原来的185公里增加到220公里,流转土地由原来的1.45万亩增加到1.61万亩。在建设标准上,沁阳市、孟州市、修武县、山阳区、示范区等主动对标许昌等先进城市,引入专业园林设计和建设公司,选择优良树种,提升规划设计和建设档次,打造项目精品。
公路绿色廊道建设全面完工后,市委、市政府统一组织人员逐路、逐段对各单位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验收。为保障检查验收取得实效,5月底,市廊道办制定了《焦作市公路绿色廊道建设2017年第一阶段全面检查验收办法》《焦作市公路绿色廊道建设验收评分细则》,并从全市交通、林业部门抽调了30名人员,认真组织了学习培训,集中利用7天时间,区分绿化带、过街路段整治、道路节点建设和宣传氛围营造4个组,采取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对各县(市)区廊道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验收。
三分建,七分养。我市对建成的公路绿色廊道严格落实管护责任,按照谁绿化、谁管护的原则,明确责任单位和具体人,明确管护方案、管护制度和管护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加强林木后期管护,及时浇水、锄草、施肥、修枝、涂白,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林木成活和生长,巩固绿化成果,持续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生态惠民 成果共享
在我市公路绿色廊道建设中,不少县(市)区都将此项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和加快城乡一体化工作相结合,结合当前开展的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把公路绿色廊道建设当成一次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变人居环境的重要契机,创建为民的思想始终贯穿其中。
孟州市在重点完成3个入市口绿化和改造工作的同时,要求各有关乡镇(街道)结合自身实际,突出工作重点,做好街边游园建设,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好道路沿线苗木种植绿化、过村(街)路段卫生整治和建筑改造、林木后期管护等工作。采访中,孟州市南庄镇南庄一村村民高来成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不仅路畅路美了,就连自己门口也建起了花池,真让人赏心悦目。”
修武县在整治过村路段中,以“路景相融、村景合一”为目标,统一标准粉刷,在道路两侧、商户门前统一砌筑高50厘米、面积15平方米左右的花池,栽植花木,美化了沿路环境和居民的居住环境。“通过这次廊道建设,让群众看见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感受到了乡村干部率先垂范的工作作风,干群的心贴得更近了。”该县周庄镇党委书记薛爱玲说。
博爱县注重结合实际,提高各个节点特别是过村路段节点的建设标准,增加游园设计,将廊道建设与群众文体生活结合起来。在体现当地文化上求创新,该县按照民国建筑风格设计改造过街路段,充分体现博爱与孙中山先生的历史渊源,并有机融入竹子元素。采取疏堵结合,规划建设了3个集维修、清洗、停放一体的货车物流园,实现了货车退路进园,便于统一规范管理,有效解决了货车乱停乱放、路上修车的乱象。
温县根据今年“一赛一节”线路,集中时间,集中行动,全力以赴将绿色廊道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通过绿色廊道建设,不断提升温县对外形象和品位。
随着我市公路绿色廊道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林邓线、常付线、获轵线等干线公路面貌一新,路域环境、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苗木经过几年的成长,在我市这几条干线公路上,将真正形成“路在绿中穿、车在画中行、人在景中游”的生态大道和景观长廊,受益的也必将是生活、工作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