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绿色长龙舞怀川
市领导到沁阳督导市十大 工业项目和省重点项目建设
全力推进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建设工作
“学深杭、促创新”迎七一歌咏比赛 全市政法系统专场比赛举行
导读
河南省“最美信访干部” 事迹报告会在我市举行
乔庙乡:就业扶贫闯新路
野蛮施工酿恶果
“学深杭、促创新”迎七一歌咏比赛 企业专场比赛举行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6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乔庙乡:就业扶贫闯新路
本报记者 杨仕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武陟县乔庙乡马村贫困户千继云去年在该乡精准扶贫就业基地——焦作汇力康食品有限公司上班后,每月工资收入2800多元,一年总收入3万多元,全家4口人一年实现脱贫。这个基地共安排110多名贫困群众就业,人均每月增加工资性收入2500元。这样的就业基地在该乡有6家。

  “就业是民生之本、民生要义,让贫困人口充分就业是精准脱贫的根本途径。”乔庙乡党委书记王国柱说。

  该乡位于武陟县东部,有贫困村6个,去年脱贫144户696人,其中李村实现整村脱贫,目前全乡还有贫困户555个、2196人。

  作为武陟县脱贫任务最重的农业乡镇,该乡要实现脱贫目标,就必须提高扶贫精准度和靶向度。该乡坚持把就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按照“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思路,发力推进“一人一点两基地”工程,着力构建“党员干部帮富、企业助力增资、产业带动增收”的就业扶贫机制。

  “一人”,即扶贫帮富领路人。该乡鼓励党员干部投身精准扶贫一线,联系贫困户,摸清实际困难,实施定点帮扶、蹲点帮扶,6个贫困村涌现出9名扶贫帮富领路人。马村老党员马立全筹建养鸭合作社,带动18户贫困群众从事蛋鸭养殖,每户年均增收6000元左右。

  “一点”,即就业示范点。全乡共建成3个就业示范点,分别是焦作黄桥塑业就业示范点、焦作恒翔塑业就业示范点、焦作环球塑业就业示范点。这些就业示范点把加工配件安排到村、到人,留守妇女、老龄群众不出家门就能从事配件加工,116名贫困群众每人每月增收约1500元。

  “两基地”,即产业基地和就业基地。全乡共有产业基地4个,分别是河南菡香稻米产业基地、焦作溪湖合作社专业种植产业基地、武陟县农开合作社大蒜种植产业基地、马立全农家养鸭基地,利用农业产业优势,优先扶持韩村、后赵村、马村等村贫困户,流转土地,发展高效农业,提高了群众的农业产出效益。

  为了鼓励更多的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参与扶贫工作,该乡还制定出台了贫困劳动力就业奖励激励政策,特别是对安排贫困群众就业较多、效果较好的企业负责人,优先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优先推荐为市、县劳动模范,优先推荐为市、县产业化龙头企业、“青年文明号”和“工人先锋岗”。这些奖励激励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帮扶贫困群众就业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全乡已推荐和自主就业860人,安排和招聘就业308人,不少贫困户实现脱贫。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