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博电新)“如今浇地方便了,用电安全了,最高兴的是费用也比以前降低了。”6月4日,正在浇地的博爱县南邱村村民孙本全看着喷涌而出的井水,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孙本全向笔者反映,以前,在浇地高峰期,电压低、出水慢,还时不时地出现水泵被烧的现象。这不,在村北的一眼深井,自打成后就很少用过,农民叫它“死井”,主要是农电变压器负荷不够,直到今年实施“井井通电”工程,才让这眼深井由“死井”变成了“活井”。
“井井通电”工程的实施还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南邱村村委会主任司贻仁介绍:“以前浇地电压低,用电损耗较大,每浇一亩地一度电至少有一角钱的损耗,且水泵的使用寿命较短。自‘井井通电’后,每浇一亩地一度电的损耗不到二分钱,每亩地浇一次花费在50元左右,按每年浇5次地,每亩地每年可节省灌溉费用150元。”
据了解,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电又是掌控这个命脉的钥匙。博爱县作为农业传统大县,推进“井井通电”工程对于保证农业稳产高产、助力精准扶贫、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公司结合即将到来的夏季浇地用电高峰,加紧施工,倒排工期,严格工程节点管控,强化工程督导,确保“井井通电”这一惠民工程年度目标提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