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健康之路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人民医院完成我市首例CT引导下穿刺定位肺结节术
市人民医院伤口护理门诊 开展淋巴水肿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
加湿器离人要两米
周末熬夜易患心脏病
睡前听故事 大脑更灵活
夏季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6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确定位 微创操作
市人民医院完成我市首例CT引导下穿刺定位肺结节术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孙阎河)昨日,记者从市人民医院获悉,该院心胸外科联合CT室,完成了我市首例“CT引导下穿刺定位肺结节、单孔胸腔镜下左上肺结节楔形切除+左下肺叶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已于近日出院。据了解,此次手术不但使该院心胸外科在业务和技术方面开创了新局面和新领域,也促进其胸腔镜手术技术得到进一步成熟。同时,还体现出该院“肺结节多学科诊疗中心”成立的重要性。

  此次手术患者薛某为男性,38岁,以“左上肺结节、左下肺支气管扩张”收治入院。入院后,患者因长期饱受病痛折磨,生活质量很差,手术意愿强烈。之后,经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左上肺结节为低密度影,医生考虑在手术中探查的难度比较大,很可能手术过程中在肺部组织上无法准确找到结节的位置。为了确保手术效果,该院发挥“肺结节多学科诊疗中心”的作用,组织相关专业多位专家联合对病例进行讨论,最后一致认定,为患者进行CT引导下穿刺定位是非常好的方法。术前,由该院CT室主任万书友操作,精心为患者进行了CT引导下穿刺定位,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指导和保障。随后,该院心胸外科多位医师为患者实施了“左上肺结节楔形切除+左下肺叶切除术”。由于CT引导,整个手术非常顺利。术后,患者病理结果显示“左上肺原位癌,左下肺支气管扩张”。经过一个阶段的护理,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经出院。

  该院“肺结节多学科诊疗中心”于2017年3月份正式成立,由一名副院长组织和主持,由心胸外科、呼吸内科、肿瘤内科、CT室、病理科为主要组成科室。“肺结节多学科诊疗中心”每周三下午在该院门诊三楼会诊室进行病例讨论,针对各科室肺结节患者病情给出综合评定,然后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及时对典型的术后案例进行回顾讨论。“肺结节多学科诊疗中心”成立以来,已经为很多肺结节患者提供了针对性强、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还加强了相关科室间的共同学习、交流进步,并为多项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空间和提供了大力的支持,获得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一致好评。本次CT引导下穿刺定位肺结节术,就是“肺结节多学科诊疗中心”学科之间交流合作的一次具体体现。

  该院专家介绍,肺结节、肺占位是心胸外科、呼吸内科、影像科临床常见的疾病种类。占位性质很多难以单纯依靠影像学表现确定,即使在手术过程中,占位的具体位置确定也是有难度的。而以往的临床治疗中,很多都是结合影像学检查大致判断结节位置,然后在手术过程中靠术者的手感触摸来确定,这对于一些低密度、体积小的结节,其定位工作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这次手术的成功,由于术前通过CT为患者进行了精确的穿刺定位,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手术难度,减少了患者痛苦。同时,该院心胸外科医师经过术前的精心准备和讨论,在术中采用了单孔胸腔镜手术,将以往两三处手术切口减少到一处,进一步减少了患者痛苦,这标志该院胸腔镜手术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度,继续处在全市的领先地位。相信随着这种合作手术的不断开展,该院“肺结节多学科诊疗中心”必定会有更大程度的发展,不仅能促进相关科室、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也将为患者提供更佳的治疗方案。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