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解放区全面开展房屋集中拆除工作
征迁群众话征迁
恩村一街:多措并举快推进
焦作铁塔:不计得失勇担当
图片新闻
“八大创新突破”开创引沁事业新局面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6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征迁群众话征迁
本报通讯员 李良贵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6月17日,笔者跟着解放区驻王褚街道西于村征迁安置工作组走访征迁群众,看到已经签订协议和搬空征迁户房屋的墙上,统一刷有“已签协议”“已搬空”的红字,驻村工作组工作人员正忙着帮助征迁群众整理家里物品,准备搬迁。征迁群众看到征迁安置工作组到来,打开了话匣子,讲了很多感人的征迁安置故事。

  “此次征迁过程中,临时过渡安置问题是征迁户的‘心病’。为帮助我们顺利住进安置房,解放区环卫处驻村工作组发动单位的党员干部为群众寻找出租房,在3天时间里就为征迁户找到房源30处。在征迁群众搬家时,党员干部又组织车辆为群众装车搬家。驻村工作组组长赵大军还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发到征迁户的手机上,全天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我们征迁群众非常感动,都在第一时间签订了搬迁协议。”征迁户张玉敏说。

  “我一家9口人,因为我5年前得了一场大病,生活不能自理,更无法外出务工,一家人几乎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很拮据。此次征迁,我害怕越拆越穷,不情愿搬迁。区环卫处驻村工作组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我的诉求后,主动联系村委会,不仅帮我写了低保申请,递交给区民政局,还鼓励我勇敢面对生活。对于驻村工作组的帮助,我和家人非常感动,思想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我到村委会签订征迁协议书后,很快找到了临时安置房,接下来整理家里的物品,保证在规定时间内搬出来。”征迁户王红中说。

  “为了城市大发展,需要拆除自己家的住房,很多征迁群众心里不痛快。可是,当他们看到驻村工作组工作人员不分昼夜忘我奉献的情景后,就会被感动。3月10日晚,驻村工作组工作人员李喜军在赶赴一户征迁群众家中时,不慎摔伤左臂,但他与我约好第二天到家里见面。让我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一大早,李喜军不顾受伤的胳膊,按时来到我家谈征迁细节。李喜军说,胳膊受点伤没啥,只要不影响腿和嘴,就要多为征迁群众排忧解难,让大家安心搬迁。我为这样认真负责的工作人员而感动,心甘情愿和他一起到村委会签订了搬迁协议。”征迁户张二虎说。

  轰鸣的大型机械正在拆除征迁户张玉强的房子。看着自己的房子被拆,张玉强动情地说:“起初,我对征迁工作有非常强烈的抵触情绪,驻村工作组工作人员每次到家里,我都是躲着不见,让他们吃了不少‘闭门羹’。后来,我吃饭时,工作人员在外面耐心等待;我干活时,工作人员一起动手帮忙。每次见到我,他们就帮着算征迁的‘经济账’‘环境账’‘子孙账’,看到工作人员真心实意帮助我,我咋能不动心呢?人心都是肉长的,我的心结解开了,就主动到村里签订征迁协议,并在第一时间搬空了房子,为城市建设作贡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