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红色文化“红”起来
樵声与《驴长老》的不解情缘
摄影佳作
我市持续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豫西北摄影联盟创作基地揭牌
在翰墨丹青中传扬韩愈文化
图片新闻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6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持续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王言)近年来,我市力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文化产业无论是规模还是发展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下一步,我市将在两个方面着力持续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跨行业跨要素的融合。按照河南“文化+”工程实施方案明确的任务,大力实施“文化+旅游”“文化+农业”“文化+互联网”“文化+制造业”等,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目前,修武县和博爱县正在进行全域旅游县建设的试点,都努力将“文化+旅游”作为突破口来抓。将实施“文化+科技”,充分发挥科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培育一批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将实施“文化+金融”,积极与银行和各类文化投资公司沟通合作,借助金融之力发展文化产业。

  推进新农村建设与旅游的融合。我市有很多特色民俗和古村落,如陈家沟村、青天河村、寨卜昌村、一斗水村、岸上村、万花村、九渡村、北朱村等,将以这些乡村旅游示范村为载体,围绕旅游精准扶贫战略,强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民俗乡村旅游产品,落实乡村旅游环境保护措施,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促进农村致富、农民增收。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