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原文钊)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工作开展以来,市中级人民法院李玉香家事审判工作室积极发挥优势,通过帮助征迁群众化解家事矛盾、修复家庭创伤,维护征迁群众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助力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工作。
作为全省法院系统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家事审判团队,李玉香家事审判工作室引入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大力推进家事审判组织专业化、辅助化。该工作室在山阳区艺新街道成丰路社区设立了家事调解中心,积极帮助辖区群众化解家事纠纷,修复婚姻家庭关系,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市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工作启动后,该工作室与艺新街道办事处紧密配合,发挥其成丰路社区家事调解中心的平台优势,组织特约调解员进驻征迁一线,帮助征迁群众化解家庭矛盾。
“作为驻恩村一街绿化带征迁的区直牵头单位,我们在走访中发现部分征迁群众家庭矛盾尖锐,对征迁协议签订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阻力。”艺新街道党工委书记秦金玲说,“为了帮助征迁群众化解家庭矛盾,营造和谐征迁的良好氛围,我们与李玉香家事审判工作室负责人李玉香沟通协调,将家事调解工作开展到绿化带征迁的第一线。”
为了开展好家事调解工作,该工作室成丰路社区家事调解中心特约调解员、市基层法律工作者协会的王小三全力配合征迁工作人员入户走访,为征迁群众提供家庭矛盾调解服务。有一户征迁群众的两个儿子因原来的房子产生矛盾,一直没有签订征迁协议。得知这一情况后,王小三多次找到这户征迁群众,从法律、亲情和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的重要意义等角度进行调解,促使这户征迁群众及其两个儿子就协议签订达成共识。还有一户征迁群众有四个子女,房产在其已经去世的丈夫名下,子女对老房子的所有权产生分歧,矛盾日益尖锐。王小三多次顶着烈日、冒着大雨找到这户征迁群众的家庭成员,从法律角度帮助他们分析家庭成员财产继承问题,化解了这户征迁群众的家庭矛盾。
“家事裁判不是简单的你输我赢,也不是黑白分明的谁对谁错,其间的是非界限不是那么泾渭分明,很多东西很难从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层面来衡量,只有更好地了解当事人需求,才能促使调解过程向好的方向发展。”李玉香说。她表示,今后,该工作室将继续发挥家事矛盾调解优势,助力我市各项中心工作的开展,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