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的博爱端午万人宴,展示了地地道道30多种博爱特色小吃,不仅吸引县城周边和焦作市的“吃货”前来品尝,而且吸引了山西、河北和北京的人们自驾前来。美食背后有文章,吃在博爱正在支撑起一个特色产业。
中原红叶节已成品牌,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拉长旅游时间,增强游客黏度和忠诚度。
太行山下小江南,文脉深厚,万亩竹林曾为竹林七贤隐居地,为竹林水乡增添独有的韵味。
明月听禅在月山。我国四大名寺之一月山寺成为禅修养生地,禅修小镇初具雏形。
吃在博爱、红叶传情、禅修养生、竹林水乡,独具博爱特色的全域旅游四大品牌正在叫响。
走进博爱县城,全域旅游的创新实践无处不在。
只要下载共享单车APP扫码进入,便可骑着单车逛公园,这让很多外地游客大呼想不到。
一个人口30多万的小县城拥有4个大公园,人均绿地8.56平方米;环城水系已见雏形,水面面积达29.55万平方米,城内湖泊水面面积30.41万平方米,“太行山下小江南”名副其实。
三渡湾树立乡村旅游新标杆,博爱源生态食品有限公司的蔬菜基地叫响采摘体验新品牌,伊赛牛肉从饲养、屠宰、冷鲜肉、深加工一条龙可观可体验的工业游即将拉开序幕……这些,都是从过去单纯的景区游迈开向全域游延伸的脚步。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博爱县决策层有着怎样清醒的认识和思考?
博爱县响亮作答:休闲游时代已经到来,唯有跳出旅游抓旅游,把城市作为最大的休闲基地规划建设,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才能实现产城融合、景城融合,支撑起博爱县域经济大发展。从自身看,全域旅游在博爱有着深厚的生态基础和人文基础,怀商文化、竹文化、佛文化源远流长,这些资源都能转化为博爱休闲度假游的良好基础。
博爱县全域旅游蓝图已经绘就:挖掘山、水、竹、寺特色资源,构筑景区、公园、服务、支撑四大体系,打造吃在博爱、红叶传情、禅修养生、竹林水乡四大品牌,将旅游业打造成带动全县转型发展的支撑和核心产业,将博爱打造成为豫西北、晋东南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和全国知名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全域旅游攻坚战层次分明
高规格推动。博爱把全域旅游作为全县经济转型的重中之重,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的高规格创建指挥部,制定了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意见和工作机制,编制了工作台账,县政府督查室跟踪督导、检查落实。
高标准规划。邀请北京同异、中国乡建院等知名规划机构来博爱考察考证,高标准编制《青天河休闲度假转型升级专项规划》,《博爱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也即将完成。
大投入推进。博爱县财政每年安排15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旅游项目建设和部分贷款贴息。
大营销提升。博爱与新浪等知名网站联合开展主题宣传,与国内外主流媒体联合开展重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效能转变,由景点建设为主向产业链全域旅游综合服务的外延无限拉伸。
“四大体系”正在加速完善
景区体系。山区板块:青天河核心带动更强,月山寺禅修小镇、靳家岭红叶小镇及一个个民俗村串起南太行旅游线;城区板块:博竹苑文化游,伊赛牛肉、燕京啤酒、博农乳业工业游,环水系观光带休闲游,清化老街怀旧游,让中心城区旅游核心的感召力更强;乡村板块: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建设博爱农场国家级休闲农庄,寨豁乡、许良镇2个省级旅游特色村,叫响初恋樱桃、欧荷生态、玄坛庙冬桃等农业乡村旅游品牌。12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形成观光路线,打造西部竹林水乡体验区、北部四季花果度假区、东部现代农业度假区和南部紫海绿洲休闲区。
公园体系。建设李商隐文化主题公园、团结路休闲景区公园和一批游园、地质公园,完善博爱公园、幸福湖公园、湿地公园、滨河游园、中山广场、体育广场的健身、休闲、文化、娱乐设施,提升公园品位。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生态和文化相融相生。
服务体系。打造美食品牌。在全国开设1000家以上博爱牛肉丸子店,把吃在博爱这个品牌真正落到实处,特色小吃变成该县特色产业、特色名片、特色形象。合理发展酒店。发展农家宾馆200家,培育旅游团队接待饭店50家,全县宾馆饭店床位数达7000张。构筑交通网络。开通直达景区公交车和通往乡村旅游点的旅游直通车,实现从高速、汽车站、火车站到主要景区、乡村旅游点的交通换乘无缝对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博爱高速路口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在各通景道路上建成8个旅游咨询点,每年新建、改建30座旅游公厕。开发旅游产品。重点开发姜系列、清真系列、山货系列、果蔬系列、特色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特色手工艺系列受游客欢迎的产品。
支撑体系。项目和活动支撑。建立项目库,项目库动态项目不少于50个,总投资额度不低于100亿元,2017年全年实施项目17个,总投资22.3亿元。精心打造中原红叶节、博爱美食节、博爱七贤文化节3个核心品牌,组织好月山寺春节文化庙会活动、八极拳表演赛等8个特色品牌活动。做好营销和运营支撑、培训咨询和人才支撑以及体制机制支撑。大项目投入,大营销支撑,旅游管理体制不断创新,新型业态不断开发。
可住可行、可读可赏、可画可摄、可写可听、可品可感。眼慢下来,脚慢下来,心慢下来,回程慢下来……一个快慢旅游业态结合、点面旅游景区相连、新旧旅游项目互补的全域旅游格局正在博爱形成。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博爱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