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在购买车辆的时候,若消费者确定要购买某一辆车,4S店一般都会要求消费者交付一定的订金,并签订相关的购车合同。但就这购车合同也有着不小的学问,订金与定金,虽然差了一个字,含义却完全不一样,同时就是这一个字,也令很多的消费者受到财产损失。日前,市民李女士就遇到这一字之差带来的烦恼。
不久前,李女士在我市某4S店看中一款车,并交付了1000元钱。随后,因为亲人生病将原本用来买车的资金都用于治病,所以李女士就萌生了退意。于是,她打电话给当时接待她的4S店销售顾问,说明情况并问能否退订金。销售顾问当时表示会反映给上级领导。几天后,李女士和丈夫去4S店打听情况,得到的答复是由于购车合同上写的是定金,而又是李女士违约在先,所以不能退款。
据了解,和李女士有同样经历的人并不少,定金和订金一字区别,实际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在购车或者买房等预定过程中,如果没有注意定金与订金的区别,往往吃亏的是消费者。
关于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订金和定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条款,订金是预付款的意思,因此在未购车时可以要求商家退还,商家应予以退还。如果订车合同上写的是定金,则不得要求商家退还,而双方在签订定金协议后,商家如果不能履行承诺,则应双倍赔偿定金给消费者。定金是指当事人约定由一方向对方给付的、作为债权担保的一定数额的货币,它属于一种法律上的担保方式,目的在于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定金具有法律效力,有惩罚规则。如果商家发生逾期不交车、提车要加价等违约情况,车主可要求双倍返还定金。相对的,如果车主临时起意不想买车了,这个钱是不能退的。定金对双方都具有一定约束力。
据市工商局专业分局第二工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订金虽不是法律上的定金,但在签合同时,却经常使用。大多数汽车经销商在他们不能保证顾客按时提到车的情况下,他们会写订金,即使顾客提不到车,4S店也不用承担法律责任。但当他们库存有车时,为了规避风险,他们一般会写定金。这样对消费者就有了法律约束。
因此,该负责人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汽车是大宗消费,资金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消费者下订单前,一定要理性消费,仔细阅读购车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