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我市第三次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精神,切实改善贫困村发展环境,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脱贫攻坚的基础支撑作用,结合我市交通运输实际,市交通运输局以“钉钉子”的精神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通过交通运输建设推动脱贫攻坚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来抓,坚持问题导向,纠建并举。着力加强贫困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打赢全市扶贫脱贫攻坚战,为实现贫困村与全市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
统筹谋划,步步为营。统筹谋划,精准施策。确保精准衔接,准确把握贫困村的交通需求,因地制宜安排交通项目,合理确定建设标准。重点突破,普惠到面。在交通发展基础薄弱的贫困村率先突破,逐步消除贫困村交通瓶颈制约,推动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集约环保,安全高效。在交通建设和运输服务中,坚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注重生态和环境保护,推动贫困村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强化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管和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精准施策,路运并举。摸清扶贫任务底数,细化工作任务,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月报告制度。加快对已下达计划的贫困村道路提升改造建设进度,严格执行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加强工程质量监管,质量安全责任到人;提高具备条件的贫困村(行政村)通客车率,具备通车条件的贫困村(行政村)周边两公里以内通客车,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客流情况,采取冷热班线搭配、开行隔日班、电话预约班等固定或非固定的模式实现通客车目标。
多措并举,保障落实。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成立交通运输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全市相关脱贫攻坚工作。多方筹集资金,提高补助标准。积极争取国家、省建设资金,努力提高贫困村的道路建设补助标准,减轻贫困村交通运输项目建设配套资金的筹措压力。加强社会监督,健全阳光机制。交通运输脱贫攻坚建设项目实行“七公开”社会监督制度。强化考评考核,严格落实责任。健全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将考评结果作为对各单位考核的重要依据。
(王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