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我们必须牢记:粗放式生产死路一条,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势在必行。
目前,深圳产业结构形成了“三个为主”的特征: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3%),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超70%),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服务业占GDP比重为60.5%,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超70%)。杭州在旅游业发展上向全域旅游转型,大力推进旅游业产业融合,将当地人的生活场景、工作场景变身游客可以融入的景点,实现了主客共享,成为全国最热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许昌、扬州、南通三市,游园、绿地、水系、景观遍布城市,即便是工业区也是郁郁葱葱、绿意盎然。生态环境差距的背后,更多地反映出我市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较低、发展方式粗放等现状。
转型发展,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我们要把守住生态环境底线作为政府和企业的共同责任,着力推动绿色化发展。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离开发展谈环保必然是“缘木求鱼”,离开环保谈发展势必是“竭泽而渔”。我们要把生态立市战略贯穿于转型攻坚全过程,坚持发展和环保并重,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我们要充分认清目前已经退无可退的严峻形势,层层传导压力,彻底改变思想认识不到位、整治力度不坚定、粗放型发展方式没有得到实质性转变等问题。特别是工业企业,要正确看待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效益的关系,把环保作为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坚持把绿色环保理念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
转型发展,要扛起治理主体责任。去年,全市环境统计总体情况显示,我市525个重点调查对象中,工业源有423个,占80%以上。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5个主要行业,累计占工业源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2.1%、占氮氧化物排放量的90.7%。由此看出,我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在工业,主体是工业企业。各工业企业要提升认识、扛起责任,切不可再把污染防治当成权宜之计,贻误企业发展、贻害当地群众、遗祸子孙后代。要紧紧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和水污染防治两项重点任务,加大环保设备投入,自觉减少污染物排放,为“四个焦作”建设贡献力量。
转型发展,要加快绿色化转型步伐。市委书记王小平明确指出,加快绿色化转型步伐,就是要走“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绿色化发展新路子。对比深圳、杭州、许昌、扬州、南通等先进地区,不难看出我们在绿色化转型发展上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为此,我们要主动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技术改造、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全市企业和项目建设主体单位要紧紧围绕绿色化转型升级这条主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主动作为,在绿色化发展的道路上当先行、攀高峰。
粗放式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低,物质和劳动消耗高,阻滞的是我们渴望快速发展的脚步,损害的是当代和后世子孙的利益。为了“四个焦作”建设和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目标,我们必须舍弃粗放式生产之路,大步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让焦作的明天更加美好!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