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题目为《一位甘肃高分考生的请求》的文章在网上引起热议。文章是甘肃省定西市一位残疾考生魏祥在高分考入清华后写给清华大学的一封信,他在信中感恩母亲不辞辛劳地照顾他,12年如一日背他上学,穿梭在上学的路上。最后,他请求清华大学在接纳他的同时,也能接纳他的母亲,为他和母亲提供一间陋室,以便母亲能够继续照顾他。清华大学招生办在了解情况后,发表了一篇题目为《致甘肃考生魏祥: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的文章来回应。该文章明确表示,清华大学已经对魏祥入校后的学习与生活进行了安排。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芳心云天:大学之大,体现的是博爱,传递的是温暖。清华大学的做法为教育界树立了榜样,希望这样的正能量能传递到更多学校,希望像魏祥这样的特殊学生能得到更多关爱。
@胜平王大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是真正的“清华温度”,我为之点赞!
@劲草天地:我要为这位身残志坚的高分考生点个赞,还要为这位伟大的母亲点个赞,最后更为清华大学的爱才、惜才点个赞。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定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该事件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kellykeron:清华大学的举动体现了该校对人才的尊重。魏祥身残志坚,不但考上名校,还要带着母亲读书,学校对此不但欣然同意,还对其生活妥善安排,我要给魏祥和清华大学同时点个赞。这样的事件传递了人间大爱,能给所有人带来温暖!
@风开季节:大学之大,不仅在于规模,更在于人文情怀。清华大学对魏祥特殊照顾,把大学精神阐释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无比感动!
@露丝独特:魏祥的奋斗历程是清华大学校训中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体现。他的精神气质、意志品质与清华人的价值追求一脉相承。
@王者微小:魏祥同学身残志坚,令人敬佩;魏祥妈妈母爱如海,令人感动;清华大学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体现了中国高校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蒋珊如此多骄:一位残疾考生,敲开了清华大学的校门,人们应该给予他特殊的关爱。清华大学的爱心举措展现了我国顶尖学府的风范,我们应该为清华大学特事特办点个赞!
@雄观漫道真如铁:除了魏祥之外,我们还要关注更多残疾考生的命运。帮助残疾考生魏祥很重要,但作为高校、政府和社会,更重要的是想办法完善机制,为残疾考生上大学开通绿色通道,让他们感受到大学和社会的温暖。
@万里箐空:清华大学关爱魏祥是示范,更是提醒:首先,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学子和残疾学子的政策扶持和资源投入力度。其次,各大高校应效仿清华大学,开通绿色通道,不让学子留下人生的遗憾。
【下期话题】
全城停剪行道树
近日,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因修剪行道树导致一些鸟窝被毁、雏鸟伤亡,如此令人揪心的一幕,被路过的邓女士看到,并随手拍下图片发布至网络。没想到的是,邓女士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引发了一场振奋人心的“拯救小鸟”行动。荣县园林管理所和县林业局接到热心人士的电话后,当天决定暂停对城区树木进行修剪,并承诺“先保护好小鸟,待其能飞离鸟巢后再修剪,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宁可不修剪树木”。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