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郑小具是一名普通的装载机司机,6月27日9时许,记者在市人民路与塔南路交叉口东北角的爱心献血屋见到了正在参加无偿献血的郑小具,当天是他第十二次参加无偿献血。
“每次快到献血的那个月,我总是盼着市中心血站早点给我发短信。我想着能早点把血献出去,说不定就能及时挽回一条生命。”郑小具说。
去年年底,郑小具收到了市中心血站发来的短信,通知他献血已满半年,可以再次进行献血。“一收到短信我就赶忙过来,但是当献血屋的工作人员帮我化验过血后,却被他们告知转氨酶高不能进行献血。”郑小具说。原来,在参加无偿献血之前的一段时间,郑小具每天起早贪黑工作,过于劳累,再加上睡眠不足,导致血液不达标。“身体好,才能捐献健康合格的血液。”郑小具说。此后,他经常坚持锻炼身体,作息也渐渐规律起来。一周之后,他成功地进行了无偿献血。“其实,我还是要感谢无偿献血,让我养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郑小具笑着说。
当被问及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的时间时,郑小具说已记不起来了,只记得当时参加无偿献血的地点在市东方红广场的爱心献血屋。谈及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的缘由时,郑小具腼腆地说:“我滴酒不沾,但就是爱吃肉,当时看到爱心献血屋时,想着可以检测一下自己的血液是否合格、身体是否健康。”抱着这样的想法,郑小具走进了爱心献血屋,并成功捐献了400毫升血液。
“你会一直坚持无偿献血吗?”记者问。
“当然会了,现在一年两次的无偿献血已成为一种习惯,少一次,我就感觉生活里缺点啥。你看我今年52岁了,身体好得很啊,以后我会呼吁身边更多的亲朋好友加入到献血的队伍中,为社会奉献爱心。”郑小具说。⑨
翟倩倩 冯艳红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