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昨日,记者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从7月1日起,原由省级审批的15大类食品生产许可权限下放到市级审批。这意味着,全市近70%的食品生产企业的许可审批工作将变得更加便捷。
据了解,此次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调整部分食品生产许可权限,旨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放管服”改革精神,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调整的食品生产许可权限具体内容为:自2017年7月1日起,饮料(除固体饮料、其他饮料外)、方便食品(除调味面制品外)、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除压片糖果外)、茶叶及相关制品(除代用茶外)、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水产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蜂产品等15大类食品的审批权限调整至各省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各省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本辖区上述食品生产许可工作。同时,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再受理上述食品生产许可的申请。
据了解,此前,食品生产企业若要进行这些类别的许可审批,须携带材料经过从县到市、从市到省多级程序,往返于省会与地方之间,耗时耗力。生产许可权限下放至市级后,将极大缩短企业办理证件的时间,提高效率。可以说,此次食品生产许可权限的下放,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各食品生产企业。
截至目前,在国家实行的食品生产许可31大类中,加上2015年10月份已经下放的8大类,目前下放到市级的审批权限共有23大类,全市90%的食品生产企业由市级审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