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海峰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她每节课都认真深挖教材,拓宽学生的视野,放飞学生的心灵。在她的课上,学生们感到轻松、快乐,收获颇丰,学生们对美术的喜爱与日俱增。她就是博爱县清化镇街道中心学校美术教师兼班主任苏竹青。
课上,她严格要求学生;课下,她是学生的朋友。平日里,苏竹青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交流、玩耍,俯下身子倾听学生们的心声。
由于该校是一所寄宿学校,经常有学生拿破了的衣物找她缝补。在校的每天晚上,她会亲自查寝。她要求学生,寝室地面要清洁,勤洗脚、勤换鞋,连牙刷、毛巾如何放等细节都给学生作示范。学生们被苏竹青的精神所感动,一周比一周表现得好。
从教22年来,苏竹青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默默奉献、辛勤付出,把全部精力都花在学生身上。她用“以身立教”的奉献精神、“言行一致”的表率行为感化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和楷模。
有一次,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突然呕吐,教室里充满了难闻的气味,有的学生捏住鼻子往外跑。此时,苏竹青亲自为该生擦洗,将教室清理干净,并安排两名学生将其送到学校医务室就诊。
案前一张张奖状、一本本证书是对她工作的肯定,更是她人生价值的体现和工作的动力。
当该校校长看到她的教育随笔之后说:“细细读来,每篇随笔都描绘出了真实的课堂,透过文字,你扎实、细致的工作态度跃然纸上,学生们有你,真幸福。”
“尽管我穷其一生也未必会成为百万富翁,但只要拥有一段诗意的人生、拥有一种执着的理想和追求、拥有一群美丽可爱的学生,让我每天都披着一缕阳光走进校园,把爱奉献给每一个学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我更富有。”苏竹青说。
面对教育,几十年的教师工作使她深深地意识到:教书育人,无悔奉献,只有用爱,才能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如今,她虽年近半百,但依旧会踏实、认真地做新一代的铺路石,用满腔的热情、园丁的品质、春蚕的志向、蜡烛的性格、孺子牛的精神,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