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太极元素闪耀武术之乡
忽雷太极拳技击防守 要做到接截滚缠
家乡赛,让我们收获满满
市太极拳健康养生研究中心 温县分中心成立
王胜利:矢志不渝弘扬太极
跟着张保忠学太极剑(四十七)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7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胜利:矢志不渝弘扬太极
本报记者 宁江东 本报通讯员 王 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王胜利在演练太极拳。 (本报资料照片)
 
   

  “温县是太极拳的发源地,也是全世界太极拳爱好者的家。陈家沟太极拳家乡赛又一次圆了我们太极拳爱好者的回家梦。”近日,在2017届首届中国陈家沟太极拳家乡赛上,陈式太极拳小架传承人王胜利说,“太极拳家乡赛的举办,令天南地北的太极人备受鼓舞,作为陈家沟人,更加坚定了我弘扬太极文化的决心。”

  王胜利1946年出生于温县陈家沟的一个太极世家,1957年定居西安。其祖父为太极拳忽雷架传人王凤悟,外曾祖父为国术大师陈子明。他自幼受太极文化熏陶,对太极拳情有独钟,随舅父陈玉琦、陈玉璋,姨母陈立清习练太极拳及器械,后又随陈宝胤、陈镜铭等诸多太极拳名家研习拳术。为提高拳艺,1968年,王胜利返回老家陈家沟,向一代宗师、族伯王雁学习大架套路。

  20世纪70年代,王胜利到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工作时,听说太极拳名家陈盼铭隐居在耀州,他利用业余时间,走遍了耀州的村村落落,最后在一处农家小院找到了时年已70多岁的陈盼铭。一向低调的陈盼铭深受感动,从不外示拳法的他,答应教王胜利太极拳。因为白天要工作,王胜利大都是晚上来陈盼铭老人这里学拳。看到王胜利学拳认真,陈盼铭教拳也非常用心,拳理讲得非常透彻,他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王胜利。

  习武多年,王胜利因其拳技精湛、为人谦和,在拳界颇有名望,深受太极拳爱好者爱戴。

  自1996年起,王胜利不管走到哪里,就把太极拳传播到哪里。先后在西安、铜川、南京、北京、南阳等地教拳,弟子众多,为太极拳坛培养了一大批武术骨干人才。

  2006年,王胜利退休后,在传拳的同时,又与师弟职宝贵、郑福祥及弟子潘伟等人发起成立了陈子明太极拳研究会,在舅父陈玉璋和众师弟的协助下,用两年时间对陈子明的拳术理论书籍进行整理、修订,并公开发行《陈氏世传太极拳术》一书。

  “作为陈式太极拳的嫡系后人,我有责任弘扬太极拳,宣传陈家沟。最近两年,我打算把陈盼铭老师的一路拳法和其自传融到一起,整理成书;把陈天河的二路拳法和其自传结合到一起,整理出版,奉献给广大太极拳爱好者。”谈起近期计划,王胜利如是说。

  同时,他对家乡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希望老家温县陈家沟多举办这样规格的赛事,将天南地北的太极拳人聚到一起,切磋技艺,共谋发展,把太极拳发源地叫得更响,让太极拳造福更多的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