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柏生)这边,国有铝工业龙头企业大量的工业固体废料亟待处理,环保压力巨大;另一边,拥有先进工艺的民营企业需要大量工业和建筑固体废料作为生产原料,一直为降低运输成本、避免固体废料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寻找良策。如今,随着两家企业成功牵手,双方面临的难题都迎刃而解了。
6月29日,中州铝厂、焦作市强耐建材有限公司、修武县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焦作市绿色建筑暨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静脉产业园项目合作战略协议。根据协议,中州铝厂将为项目提供相应的土地、原材料和配套基础设施;强耐建材为项目提供技术、人才、设备,负责生产、经营和管理;修武县人民政府负责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质服务。
让与会领导和专家感到惊讶的不仅是小民企牵手大国企,而是这次合作开启了全新模式,即项目规划建设在中州铝厂的厂区内,是一个标准的“企中企”,负责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民营企业进入国企内部谋发展。
中州铝业执行董事、党委书记,中州铝厂厂长张元坤对此次合作非常满意。他说,将新项目布局在他们的生产厂区,可以最大限度地就近实现工业及建筑固体废料的综合利用,实现处理方式由无害化处置向资源化利用的转变,从源头上彻底解决工业固体废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签约后的强耐建材董事长王文战激动之情更是溢于言表:“能与焦作市铝工业龙头企业合作,是我们期盼已久的愿望,大国企能敞开胸怀在用地、原材料等方面为项目提供便利,诚意十足。对我们企业来说,可以节省运输成本,避免固体废料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可以说实现了双赢。我们将尽快拿出规划方案,进行设备选型设计和施工,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产。”
记者了解到,强耐建材是我市一家致力工业和建筑固体废料综合利用的节能环保科技型企业,该企业所从事的产业项目,被工信部认定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示范项目。由强耐建材投资建设运营的焦作市绿色建筑暨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静脉产业园,包含年产100万立方米自保温精确ACC和ALC项目、年产2.6亿块蒸压粉煤灰砖项目、尾矿机制砂生产100万吨干混砂浆项目等8个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期项目将在今年年底前建成投产,两年内完成园区建设,届时预计可实现年综合利用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尾矿、赤泥等固废弃料350余万吨的能力,把中州铝业固废弃料全部“消化”,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利税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