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新业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生鲜电商风生水起 冷链物流商机凸显
果蔬妹妹赵婷婷
我市召开知识产权战略宣讲 暨专利应用工程师培训会
为“互联网+农业”献策
我市加快推进电商产业发展
第五届国家钻级酒家年会即将举行
澡巾布搭上“电商快车”
逐鹿中原·全球跨境邀你参加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7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生赴武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互联网+农业”献策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图为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在田间地头向农民请教问题。 李 秋 摄
 
   

  本报讯(记者李秋)7月6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该学院团委书记朱齐亮的带领下到武陟县大虹桥乡开展“互联网+农业”调研活动,了解当地特色项目——“村与良田”,并为当地“互联网+农业”发展建言献策。

  在“村与良田”山药种植基地,大虹桥乡农村青年公益创业项目发起人郑亚东向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介绍了“村与良田”项目的基本情况。“村与良田”项目是郑亚东看到当地青年大多外出务工、土地荒芜而发起的“互联网+农业”特色项目。该项目采用了传统的种植模式和新颖的经营方式,以当地特产铁棍山药为依托,采用“互联网+”运作模式,通过招募“地主”的形式,由企业或个人申请认购,并由熟知种植技术的村民代为管理。在这种模式下,村民不需考虑产品销售问题,可以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产品种植上,保证产品不打农药,不用膨大剂,人工除草,只施农家有机肥,并全程在网上直播。虽然这种传统的耕作方式有产量下降的风险,但村民坚持“健康放心”的理念,深受“地主”们信任。

  随后,实践队员来到田间地头和参与到该项目的村民进行了深入交流。从加入项目的初衷,到种植山药的技巧,从增收的情况到未来的目标……在“村与良田”项目的模式下,他们感受到了新型农业带给自己的惊喜。“销售是农民最不擅长、也最发愁的事情,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就可以踏踏实实地从事自己的生产劳动,而且收入也将越来越好。”“村与良田”技术员温小虎说,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去改良这片土地,用自己的勤劳留住农村的本真,留住即将荒芜的良田,为人们提供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深入调研后,实践队员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了一些建议,如通过有针对性的修改后将该项目的成功模式应用到其他农产品上,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发“地主”认购功能等,为“村与良田”项目和当地“互联网+农业”发展建言献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