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秋)7月6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该学院团委书记朱齐亮的带领下到武陟县大虹桥乡开展“互联网+农业”调研活动,了解当地特色项目——“村与良田”,并为当地“互联网+农业”发展建言献策。
在“村与良田”山药种植基地,大虹桥乡农村青年公益创业项目发起人郑亚东向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介绍了“村与良田”项目的基本情况。“村与良田”项目是郑亚东看到当地青年大多外出务工、土地荒芜而发起的“互联网+农业”特色项目。该项目采用了传统的种植模式和新颖的经营方式,以当地特产铁棍山药为依托,采用“互联网+”运作模式,通过招募“地主”的形式,由企业或个人申请认购,并由熟知种植技术的村民代为管理。在这种模式下,村民不需考虑产品销售问题,可以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产品种植上,保证产品不打农药,不用膨大剂,人工除草,只施农家有机肥,并全程在网上直播。虽然这种传统的耕作方式有产量下降的风险,但村民坚持“健康放心”的理念,深受“地主”们信任。
随后,实践队员来到田间地头和参与到该项目的村民进行了深入交流。从加入项目的初衷,到种植山药的技巧,从增收的情况到未来的目标……在“村与良田”项目的模式下,他们感受到了新型农业带给自己的惊喜。“销售是农民最不擅长、也最发愁的事情,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就可以踏踏实实地从事自己的生产劳动,而且收入也将越来越好。”“村与良田”技术员温小虎说,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去改良这片土地,用自己的勤劳留住农村的本真,留住即将荒芜的良田,为人们提供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深入调研后,实践队员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了一些建议,如通过有针对性的修改后将该项目的成功模式应用到其他农产品上,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发“地主”认购功能等,为“村与良田”项目和当地“互联网+农业”发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