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快人心的时刻:经过几个月的强力整治,截至目前,我市城区店外经营、流动经营、搭建大棚、夜市摊点整治率达95%以上,解放区孟州路、山阳区东苑路等多年未解决的50余处“脏乱差”乱象得到彻底取缔……我市城区经营秩序整治工作实现了突破性进展。
如今,市民行走在山阳区东苑路,再也见不到油烟弥漫的烧烤摊位;在亿祥东郡商业街,再也不用在拥挤的小吃摊间穿行;在博爱路,在孟州路,在锦祥商业街……这些过去地摊儿聚集的道路,再也没有往日熙攘的人群,取而代之的是沿街饭店规范经营,严格落实“门前五包”。
这些变化的背后,凝聚着全市各级城管部门的心血和汗水。
多年来,市容秩序整治一直是我市的重点难点工作,牵扯头绪多、任务重,且容易出现反弹,尽管全市各级城管部门开展多次集中整治行动,但仍难突破“整治—反弹”的怪圈。
今年,焦作市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共同纳入创建工作。3月9日,我市召开“四城联创”工作动员会,抽调精兵强将成立指挥部,各级各部门抽调工作人员组建相关机构,明确任务,细化责任,积极推进创建工作。
“四城联创”工作开展以来,我市把群众最关注、市民最有怨言、最影响城市形象、最影响创建效果的广告牌匾、占道经营、交通秩序、农贸(集贸)市场、城中村、居民楼院、背街小巷等十项内容作为整治重点,强力攻坚。市城管局牵头占道经营整治工作,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创新机制,为“四城联创”积极贡献城管力量。
5月19日,我市召开“四城联创”推进会后,市城管局按照“四城联创”指挥部“发挥示范带动引领作用”的工作要求,着力打造解放路(山阳路至普济路及中站、马村部分,全长8.3公里)的一条经营秩序示范路和马村区经营秩序亮点区,重点督导解放路两侧各类“脏乱差”乱象整治工作,与沿街520余户商家签订了文明诚信经营承诺书,组织开展志愿者清理橱窗广告和沿街张贴、喷涂的小广告,取得了“四城联创”整治新进展。
全市市容整治会议召开后,山阳区和解放区城管局迅速行动,开展大规模的联合执法,以重点难点路段为整治突破口,一举解决了文苑路、亿祥东郡商业街等路段的治理问题,同时也拉开了我市全面开展市容秩序集中整治的序幕。
各城区创新工作机制,让执法人员下沉到各街道,采取“公安+城管+工商+食药”的联合执法管理模式,在城区范围开展经营秩序“清零行动”,对搭建大棚、流动占道经营、依托门店店外经营等经营乱象进行集中整治。截至目前,全市共拆除经营性大棚830余个,取缔店外经营1800余起,清理流动占道经营2700余起,暂扣桌椅、餐车等违章经营工具900余件,对80起违章经营行为进行了处罚,白天、夜间经营秩序乱象整治率达95%以上,城区示范路段白天480余个问题和夜间670余个问题全部得到解决。
此外,我市在打造经营秩序整治示范路的同时,还将整治的重拳挥向其他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孟州路、陶瓷南路、中州南巷、锦祥商业街、东苑路、亿祥东郡商业街南口、工字路等路段多年未解决的难题及整治不到位的死角得以彻底治理。马路市场、搭建大棚、流动占道经营等乱象已基本整治到位,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市民陶先生家住都市花园小区,每次开车从位于孟州路上的入口进入小区时,总要躲避多辆卖水果的机动三轮车和周围购买水果的人群。“现在,这条路上不仅没有了流动商贩,过去占道经营的夜市摊也都不见了,我们的城市越来越有‘城市样’了。”陶先生由衷地感叹。
和陶先生一样,期待我们的城市更有“城市样”的人还有很多,为了共建美好家园,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四城联创”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努力,广大商户要自觉参与,落实“门前五包”,市直各单位要积极落实门前“三包三化”,共同扮靓我们的城市。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市城管局将继续按照市委书记王小平的要求,狠抓责任落实,创新管理方法,努力构建‘大城管’格局,营造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的创建氛围,共建整洁、有序、美丽的焦作。”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