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焦作日报》报道,为符合“四城联创”工作的要求,我市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总量控制、分类施策、合规经营”的原则,对城区全部167座沿街报刊亭进行拆除,统一设置新报刊亭。
我市之所以整治城区报刊亭,一是破旧老化、影响市容。我市现有167座沿街报刊亭是2002年统一设置的,已使用15年之久,多有破损,严重影响市容市貌。二是乱摆乱放、妨碍交通。随着网络媒体的强势崛起,纸质媒体受众群萎缩,报刊亭单纯依赖出售报纸杂志已无法生存,只能将主打盈利产品从报刊转移到饮料、水果、小食品上,使报刊亭周围出现乱摆乱放现象,妨碍行人通行。三是分布不合理。工业东路分布着大学、医院等单位,人员密集,适合经商,短短一段路,南、北两侧竟有4座报刊亭“扎堆”,而有的道路从头走到尾也见不到一座报刊亭,分布不合理状况亟待扭转。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是一座城市的根脉与灵魂,文化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而是具体而微的真实存在,例如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美观大方、合规经营的报刊亭就是城市亮丽的文化符号。我市整治城区报刊亭绝不是让报刊亭消失,而是借“四城联创”的东风,实现报刊亭的升级换代。
整治报刊亭,要彻底解决多头管理问题。我市城区现有的报刊亭中,有的是邮政报刊亭,有的是大河报报刊亭,有的是星华报刊亭,有的是个人报刊亭,责任主体复杂,管理难度很大。这次整治要变多头管理为城管部门管理,城管部门在新报刊亭设置之初即与经营主体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进行规范化管理。各城区城管部门承担对新设置报刊亭的管理任务,每月对辖区内的新报刊亭进行监督检查,对出现违章经营行为的报刊亭经营主体进行处罚。
整治报刊亭,要维护报刊亭经营者的利益。城管部门卓有成效的管理和经营者有利可图是报刊亭生存的基础条件。城管部门应大力支持合规经营的报刊亭经营者,在以出售报纸杂志为主的基础上,实现主打盈利产品多样化。
笔者相信,随着新报刊亭在我市城区精彩亮相,焦作的文化符号将更加鲜明、文化功能将更加丰富,作为加快转型发展、提升焦作形象、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载体,“四城联创”活动也将赢得越来越多参与者和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