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亲近市民,才能更好地读懂市民,更好地服务市民。
《焦作日报》创刊至今,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调整变化,都是为了与时代同行、与读者同在,无论《焦作日报》报头的变更、版面风格的变化,还是《生活晨刊》《焦作晚报》的创办,焦作日报社人一直在努力,总想走进您心里。
提及《生活晨刊》(《焦作晚报》的前身),话题要回到上世纪90年代。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媒体与世界接轨,使中国媒体人眼界大开、灵魂触动,新闻业发展迈进了一大步。国内报界风起云涌,都市类、晚报类报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998年2月,焦作日报社乘势创办了一张面向家庭的综合性市民报——《生活晨刊》,旨在弥补《焦作日报》报道面窄的不足,在亲和力、感染力上下功夫,缩短与读者的距离。
政治家办报不是板着面孔说教,同样追求生动活泼的办报方针,既要坚持导向正确,又要讲究宣传艺术,力求传播的新闻角度更新些、篇幅更短些、语言更活些、时效更快些。2006年6月,《生活晨刊》由对开大报改为四开小报;2007年5月19日,《生活晨刊》更名为《焦作晚报》。
今天的《焦作晚报》致力向市民传递最通俗易懂的政策信息和最具贴近性的邻里故事,《焦作日报》也设置了《党报热线》《都市新闻》等亲民版面,两份报纸优势互补、错位经营,立足本土、贴近生活,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