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拳友香港展演太极拳
太极拳让我的生活 充实而精彩
太极拳流派那么多,您都看懂了么?
老太太难耐多年苦 小动作做过十天除
跟着张保忠学太极剑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7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鹏凯:
太极拳让我的生活 充实而精彩
本报通讯员 王 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王鹏凯在演练太极拳。    王 娟 摄
 
   

  一身太极服,利落短发,眉宇间有着少年特有的阳光与英气,7月6日,当王鹏凯拿着刚从温县太极拳家乡赛上领到的太极拳套路、器械两个一等奖证书站在笔者面前时,很难把眼前的他与“学霸”一词联系起来。

  太极少年,文武兼备。在2017年浙江省高考中,王鹏凯考出了627分的好成绩,比一本线577分高出50分。

  “这要感谢太极拳,它陪我度过了充实而紧张的校园时光,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我决定报考北京中医大学。因为医武同源,太极拳和中医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我希望从事中医领域的研究,将来更好地探究太极拳文化。”王鹏凯的目标很明晰。

  王鹏凯1999年出生于太极拳发源地温县的一个太极世家,父亲王国营是温县青年太极拳名师,后在义乌开馆授拳。从小,王鹏凯便跟随父亲练习太极拳。初中时,王鹏凯随父亲来到义乌读书,后考入浙江省重点高中义乌二中。

  初到义乌就读,王鹏凯并不适应,但是他仍然每天坚持白天读书,晚上独自练上几遍太极拳,周末时到父亲的拳馆练上一天。当其他同学奔波于各类补课班时,他从来不参加补课班,只是踏实读书,认真习拳。

  “我觉得太极拳就是最好的补课,它蕴含的哲理对我学习有很大帮助。尤其是老师讲解的难题,大家还没有弄明白,我就豁然开朗了。这听起来很奇妙,却是我真实的感受。所以,我学习越来越自信。初三时,大家学习都很有压力,但是我好像轻松就度过了。”王鹏凯诉说着习练太极拳对他的帮助。

  就这样,王鹏凯的成绩稳中有升,顺利考入义乌二中。高中学习更加紧张,但是他仍然坚持每天晚上练拳。而且一有机会,王鹏凯还报名各类太极拳比赛,增加阅历。2016年8月,河南省青少年锦标赛开赛,王鹏凯驰骋赛场,捧回了二等奖。

  高中三年同学们都觉得很苦很累,但太极拳对王鹏凯是最好的“放空”,白天课间时,大家都在嬉闹,他习惯于安静地练一遍拳,感觉内心无比安静;晚上练完两遍拳,身心放松,而且常常在“放空”之后审视自己,白天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哪件事情做得不够完美。所以,太极拳的“松”对他来说就是“放空”后再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一天。

  有了太极拳的陪伴,王鹏凯的高中生活张弛有度,压力全无,最终文武兼修,以优异成绩结束了高中学业。

  “太极拳也是我和父亲最好的沟通方式,让我们变得很默契。这次报考志愿,我们俩不约而同都选择了北京中医大学。父亲希望我将来无论从事哪个方面的研究,做什么工作,都能当好一名传播健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太极拳师。这也是伴随我终生的选择!”王鹏凯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