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骨皮,别名枸杞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呈筒状或槽状,外面为灰黄色至棕黄色,里面为黄白色至灰黄色,体轻、质脆且易折断。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山西、河南、浙江、江苏等地。地骨皮性寒、味甘,常用于治疗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等病症。
据市中医院药学部主任李娥介绍,地骨皮具有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等功效。(1)本品甘寒清润,入肝、肾经,善于清虚热、除骨蒸,为凉血退热除蒸之佳品,常与知母、鳖甲等清热养阴药配伍,如地骨皮汤,治疗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盗汗等。(2)本品性寒,入肺经,能倾泻肺热,常与桑白皮、甘草配伍,如泻白散,治疗肺火郁结、气逆不降之咳嗽气喘。(3)本品甘寒,入血分能清热凉血止血,常配伍小蓟、侧柏叶、白茅根等凉血止血药,治疗血热妄行之咯血、吐血、衄血、尿血等。(4)本品能清热泻火而生津止渴,常与天花粉、生地、麦冬等同用,治疗内热消渴。
小验方
泻白散:取地骨皮和炒过的桑白皮各30克,炙甘草3克,将以上药材锉散,加入一撮粳米和二盏水,煎至七分,饭前服用。此方可治疗小儿肺火郁结、气急喘嗽。(出自《小儿药证直诀》)
本报记者 高永强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