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 温县·马村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杨锦州,打好特色扶贫牌
多举措抓好防汛工作
“四个结合”助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温县领导调研产业集聚区工作
黄腾督导重点项目建设
表彰名单(三)
召开区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马村区召开“四城联创”工作例会
图片新闻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7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锦州,打好特色扶贫牌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别看俺这把年纪了,对扶贫政策的了解一点都不比年轻人少。扶贫政策还真帮俺解决了不少困难!”

  “那还不是多亏了杨书记,是他把扶贫政策编成百姓能听明白的话,并打印出来发给了咱!”

  ……

  眼下,在温县祥云镇作礼村,村民对扶贫工作的参与热情高涨。不少上了年纪的人,讲起扶贫政策头头是道。原来,村里不少户主年龄比较大,他们对一些新词儿听不懂、记不住。如何能让贫困户明白、享受扶贫政策,树立起脱贫致富的信心,让群众更加关注扶贫工作?市园林绿化管理局驻该村第一书记杨锦州花了几个晚上,把扶贫政策改编成百姓看得明白、读得顺口的话,并打印制作成宣传卡发给群众。

  “为了让群众了解扶贫工作,帮扶单位市园林局领导和驻村第一书记杨锦州积极想办法,购买竞赛奖品,在村里开展扶贫知识有奖竞赛。”该村村委会主任崔广军说,“没想到,换了个形式,村民的参与热情就很高,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生活,还提高了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

  杨锦州是今年5月接替工作进驻该村的。他说:“其实,驻村扶贫工作主要是要沉得下心、扑得下身。以前没有在村里工作过,真正深入到村里后,镇、村两级干部扎实的工作作风、面对工作压力时的乐观态度,带给我的是满满的正能量和感动,我很骄傲成为这个团体中的一员。”

  杨锦州,其实是扶贫战线上的一位老兵,同时也是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入驻该村帮扶队的成员之一。自2015年帮扶工作开展以来,他每个月至少来村两次开展帮扶工作,帮助这个集体收入为零的村争取资金,建设村卫生室,硬化、美化、绿化村主要道路,添置体育健身器材,争取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石榴园项目,极大地改善该村的村容村貌,增加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俺家因病致贫,老伴长年求医问药,生活非常困难,属于贫困户。”该村60多岁的村民梁占国说,“2015年,杨锦州与俺结成‘亲戚’后,他给俺家的小孩争取教育帮扶资金,还给俺联系打零工、做技术培训。在他的帮助下,俺家去年脱了贫。”

  该村的崔海彬也是杨锦州的“亲戚”。崔海彬说,他爱人二级残疾。一年多来,杨锦州把他家的事挂在心上,隔三岔五就来家里“走亲戚”。看到家里有什么活,他撸起袖子就干起来。“要不是锦州帮俺家孩子申请‘雨露助学’计划资金,俺都不知道贫困户还有这项帮扶政策呢!”崔海彬说道。

  祥云镇驻该村帮扶干部王瑞林说:“为了节省工作时间,每次镇、村扶贫工作人员在村里加班,都是杨书记自掏腰包买菜买面,亲自下厨为我们做饭。他在扶贫一线比我们更辛苦,还抽出时间为我们做加班饭,真得令人很感动。”

  “杨锦州接替驻村第一书记以来,他为了俺村的扶贫工作没少操心。他仅仅是在孩子高考的时候回过两次家。”该村党支部书记郭泰安说,“在帮扶责任人、责任组成员因工作意见不统一时,在群众表露不理解的各种言行时,在贫困户嫌麻烦、啰唆时,他总是以乐观、幽默来化解。他常说,扶贫凭得就是细功夫,但是工作再难、扶贫路再长,我们也要一路撒满欢声笑语。杨锦州就是一位以绣花功夫工作、以积极态度做事、以乐观态度感染人的驻村第一书记。”

  崔新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