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冬)按照市“四城联创”指挥部对城区报刊亭进行集中整治的安排部署,连日来,我市解放区、山阳区、马村区全力以赴开展整治工作,将城区报刊亭拆除工作作为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大力气进行集中拆除。截至7月13日23时,我市城区范围内沿街的176个报刊亭全部被拆除,拆除完毕时间比《城区沿街报刊亭整治集中攻坚实施方案》规定的截止日期提前了7天。
散布街头的报刊亭,构造着城市里最基本的阅读生态。然而,我市于2002年设置的这些沿街报刊亭存在时间已超过15年,绝大部分破旧不堪、锈迹斑斑,还存在超范围经营现象。报刊亭外乱摆乱放、乱搭乱挂、乱贴乱画的现象也屡禁不止,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行人通行,既不符合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创建标准,也被广大市民所诟病,投诉不断。
为了全面改善市容环境,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创建要求,市“四城联创”指挥部办公室制订了《“决战五十天 确保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创建成功”集中攻坚实施方案》,把城区沿街报刊亭整治作为我市11项集中攻坚任务之一。作为城区沿街报刊亭集中整治的牵头部门,市城管局制订了《城区沿街报刊亭整治集中攻坚方案》,明确了任务、标准、时间节点,建立了问题台账以及责任人,多次组织各城区相关责任单位召开工作会,进行安排部署。
集中拆除前,针对部分报刊亭商户不明政策、抵触情绪强烈的现实情况,市城管局积极与商户沟通、耐心解释,各城区城管局在做好报刊亭前期调查摸底工作的同时,与相关产权单位和个体商户进行沟通,下发拆除告知书,取得了报刊亭商户的理解,并帮助商户做好断电和清空工作,为集中拆除创造有利条件。
7月11日20时,解放区打响报刊亭集中拆除“第一枪”,随着铲车、叉车、运输车辆的轰鸣声,解放区辖区范围内沿街报刊亭被一个个推倒、运走。集中拆除期间,市城管局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现场进行指导、督导,了解进展情况,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并安排督导小组,分赴解放、山阳、马村三个城区现场督导、检查拆除工作。
7月12日中午,马村区率先完成任务,辖区8个报刊亭全部拆除完毕,并对场地进行清理;7月12日晚上,山阳区城管局组织70余人,连续奋战到次日凌晨4时,共拆除68个报刊亭;7月13日晚,解放、山阳两城区,继续组织人力,对剩余报刊亭进行拆除,并立即清理拆除现场。当晚11时左右,随着位于市塔南路田源市场附近的报刊亭被拆除,我市城区沿街176个报刊亭拆除任务提前7天全部完成。
家住焦东路一号院的李女士认为,老城区交通容易拥堵,而越是易堵的地方报刊亭越扎堆,有的十字路口甚至设置了多个报刊亭,很多报刊亭还占用了人行道甚至盲道,市民绕行非机动车道,既不安全,又加重堵塞。对于此次集中拆除报刊亭,不少市民拍手称快,并明显感觉到人行道顺畅了许多。
报刊亭拆了,市民去哪里买报?建起优质便捷的报刊销售网点,与应群众要求拆除老旧报刊亭一样,属于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买报方便是群众需要,行路方便也是群众呼声。矛盾并非不可化解,完全可以通过科学决策实现双赢。”市城管局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此次对城区沿街报刊亭的集中整治活动并不是一拆了之,而是整改提高,下一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规划局、市城管局、市文广新局等部门还将联合对报刊亭的升级改造进行研究,对沿街报刊亭进行统一规划和样式设计,重新修建符合城市品位、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功能布局合理的报刊亭。届时,焦作市民不仅能方便地买到报纸、杂志,还不会受到报刊亭阻碍交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