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生态保护和治理,湖北省武汉市的气候大为改善,已经退出了全国“三大火炉”行列。根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榜单,夏季炎热程度靠前的10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分别为:重庆、福州、杭州、南昌、长沙、武汉、西安、南京、合肥、南宁。
对于“火炉”称号,公众调侃的内容无非是“身在火炉的那些事儿”。而地方政府对于“火炉”的态度可谓一波三折:一开始是拒绝的,有的城市还正儿八经开过新闻发布会,不仅拒绝这一称号,而且禁止本地媒体使用。风水轮流转,当他们意识到不管什么前三名,哪怕“火炉”前三名也是一种城市形象宣传时,又乐于接受这个称号了。现在,情况似乎又在发生变化,武汉市退出“三大火炉”,就被媒体解读成了“经过多年的生态保护和治理,武汉市的气候大为改善”。可是,今年的盛夏才刚刚开始,上述排名是中国气象局去年公布的,今年的情况如何,还不知道呢。
实际上,既没有一个城市突然从很凉爽变得很炎热,也没有一个城市突然从很炎热变得很凉爽。雾霾虽然很难治,但至少还能治,气温的高与低主要由太阳和地球的位置决定,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一座城市夏季的炎热感,跟它所处的纬度以及地理环境直接相关,多种点树或许会有好处,但这种效果实在不宜夸大。
有关“火炉城市”的各种版本,排名先后或有不同,但数来数去基本上就是那几个。所以,我们既不需要否认什么,也不需要美化什么,前十名之间偶尔互换位置是很正常的。有魅力的城市,热一点依然有魅力,毕竟我们早有空调了;反过来讲,排名下降一两位,这点“纸上清凉”绝对不及空调带给人们的凉爽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