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全面提升焦作素质教育系列报道·焦作市第十七中学篇 上一版3
破茧化蝶追日飞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7 年7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破茧化蝶追日飞
——焦作市第十七中学打造名校创新发展纪实
作者:本报记者 徐金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微型课展示
  中招誓师大会
  全校古诗文经典诵读比赛
  校园足球 本报记者 赵林峰 摄
  校园一景
  学校大门
  2017届优秀师生代表
 
   

  要问焦作市第十七中学为何在教育的百花园中独树一帜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这得益于我们长期坚持‘以德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文化润校’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得益于我们教育教学管理的不断创新,得益于我们有一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焦作市第十七中学校长刘爱国说。

  以德立校 环境育人润物无声

  漫步在市第十七中学,一股浓浓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励志、勤奋、博学、创新”的八字校训赫然在目;图说“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处可见;法治文化长廊更是令人流连忘返;优秀学生的风采展展现了榜样的魅力……

  教学楼每个楼层设置了以如何做人、做学问等青春励志,体现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可供师生随时阅读的读书角。该校将科学文化知识、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等内容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起到了启发人、引导人、约束人、塑造人的作用,对广大师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充满着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并对每一位师生施以人文精神的熏陶。”刘爱国告诉记者。

  此外,该校还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主题班会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树理想、明目标”朗诵比赛,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人生目标。为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该校每年将“阳光少年评选”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抓手,推荐出事迹突出、有代表性、可亲可信的榜样,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由于德育成绩突出,该校被授予河南省2016年度文明学校称号;每年都有学生被评为省、市美德少年;在山阳区“阳光十佳少年”评比中,该校3名学生将初中组“阳光十佳少年”悉数收入囊中。

  示范引领 共享理念落地生根

  “没有共享理念的落地,就不会有精致的教育教学。”刘爱国说。

  据了解,该校现有教师211人,其中河南省名师、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0人,市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52人。

  多年来,该校始终坚持“反思+实践=教师专业成长”的原则,以教育科研为抓手,鼓励广大教师站在生本教学的角度投身于教育科研中,形成互帮互助“抱团式”成长。

  为了让青年教师早日挑起教育教学的重担,该校实施以名师、骨干教师带动为主要形式的“青蓝工程”。每学期都为青年教师挑选指导老师,举行结对拜师仪式;通过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评课等一系列活动,使青年教师学到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并熟练掌握课堂教学的层次、结构与教材的重点、难点。

  该校邀请名师通过微型课、录播课等形式为更多教师传经送宝,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分享教育教学心得,以此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仅本学年,该校教师荣获国家级优质课一等奖1人次,省级优质课一等奖4人次,市级优质课一等奖10余人次。

  自主管理 务实高效别有洞天

  刘爱国认为,追求科学、卓越、务实的管理,才是学校化茧成蝶的核心竞争力。

  多年来,该校秉承“管理就是服务”的管理理念,立足教育教学实际,深化管理创新,逐步建立了优秀的管理团队和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

  为推动该校管理上档升级,避免职责不清、任务不明、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出现,该校建立了处室、年级组、学科组三级并行的管理体系。处室抓常规工作、处理行政事务;年级组抓班级管理、课堂教学,规范学生行为、指导学生学习;学科组抓教师业务素质、集体备课,提升课堂效率,将每项工作落到实处。该管理模式,不仅解决了该校因班级过多而产生的管理死角和盲点,而且还引入了各处室、各年级组、各学科组的竞争机制,增强了各处室的服务意识。

  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该校采用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每天早上、下午学生到校后,各值班教师和学生志愿者、学委会成员负责检查学生当天的学习情况,各班班委会根据反馈情况解决自己班内问题。

  在自主管理中,七年级着重做好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培养健全的人格。八年级重点防止两极分化,不让学困生掉队,让每个学生都掌握扎实的文化课基础知识。九年级在抓整体的基础上侧重培优,重点是各学科的强化训练,努力提高中招质量。

  在今年的中招考试中,该校共计217名学生达到焦作一中分数线。其中,张林蕤、杨奇隆、王祎3名学生进入全市前10名。

  多元评价 学生找到价值准星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该校多年的办学理念,而从“升学育人”华丽转身为“育人升学”更是该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无可厚非,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校学会做人,使他们具备优良的品德修养、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以及多方面的能力,为今后的人生道路打好基础。”刘爱国说。

  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定位,该校依托多元评价,进行升学结构优化行动。该校通过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教育评价方式,实现升学与育人自身内在“质”的统一,让德、智、体、美共融发展。同时,该校坚持“教育服务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原则,尊重学生个体成长的需求,采取科学、灵活和有效的培养方式,利用“社团培优”“分层教学”“个别补弱”等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提升。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校成立了文学、科技、体育、艺术等60多个学生社团。该校每年举办运动会、韵律操比赛、太极拳比赛、“校长杯”班级足球比赛等体育活动;开展合唱、演讲、朗诵、征文、诗词等比赛,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在2016年焦作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中,该校女子足球队获得冠军;在2017年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河南分会场)五人制足球比赛中,该校足球队获得第三名;今年5月份,在焦作诗词大会初中组的决赛中,该校代表队获得优秀团队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该校将继续围绕“教育名区”战略的定位,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德育教育模式,狠抓服务管理,并以“高效课堂”为载体,在课堂教学的灵动性和实效性上推陈出新,培育“志如山、气如阳”的学生群体,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感受到职业的荣耀。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焦作市第十七中学提供)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