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市发改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发展规划科科长,驻村扶贫战线上的一名“精兵”。
2015年9月,王晶来到省级贫困村沁阳市常平乡九渡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从此,王晶吃住在山村,从一个没有农村生活经验的城市姑娘成长为助村民脱贫致富的引路人。工作努力、勇于创新、敢闯敢拼,乡亲们称她是扶贫攻坚战线上的“女汉子”。九渡村村民纷纷表示,将来村民富裕了,说啥也不能忘了这位女同志。
九渡村是即将建设的九渡水库的主库区,受工程影响,该村是全市唯一一个整村搬迁村,村民将于2017年、2018年分两批搬出九渡村。在这关键时期,该村党支部书记因病无法工作,整村搬迁进展缓慢。为做好全村的稳定工作,王晶迅速进入角色、融入山村,每天走访村民,了解他们的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并征集发展意见和建议,逐渐得到了全村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2015年,九渡村全村人均年收入只有2050元,全村210户村民中有贫困户110户,全村639人中有贫困人口309人。了解这些数据后,王晶心急如焚,第一时间把九渡村的情况向市发改委领导汇报,争取支持。市发改委组织党员干部43人分包该村110户贫困户,共同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在王晶眼里,九渡村景色优美,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在想办法为九渡村“输血”的同时,更要帮助该村增强“造血”功能。王晶了解相关政策后认为,九渡村具备争取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资金的条件,但村民缺乏发展意识,不知道这是一把脱贫致富的“金钥匙”。找到了发展的“金钥匙”,王晶马上联系省设计院编制相关方案,并赶在国家申报截止日前将相关材料上报河南省住建厅。2016年12月,相关方案顺利通过河南省住建厅评审,王晶帮助该村争取到国家保护资金300万元。九渡村用这笔资金改善基础设施,翻新破旧房屋,带动村民发展民俗旅游业。目前,王晶正努力将九渡村的自然村——尚河村单独上报国家级传统村落。
王晶在市发改委发展规划科工作,是产业规划方面的专家,深知产业规划对于九渡村发展的重要性。王晶积极联系河南理工大学,为九渡村免费设计了产业发展方案,上百名师生组建起传统村落保护委员会,自2015年10月开始进村调研。理工大师生采用航拍、手工测绘、电脑绘图等技术,对该村的产业布局进行整体规划,完成综合性图纸300余张,最终提出了“一带两翼六区”的空间结构构造。“一带”是以山水景观为特色的山水休闲带,即九渡村的发展轴线;“两翼”是以神仙洞、六郎寨景点为发展“双翼”;“六区”即打造旅游接待服务区、农副产品加工区、特色民俗体验区、影视写生摄影区、新农村生活区、康体娱乐活动区。看到这些,九渡村干部群众激动地说,产业规划为九渡村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
要想富,先修路。王晶清晰地记得,她到九渡村后第一次徒步前往五六公里山路外的尚河村是多么艰难。那里的乡亲出行不便,靠天吃饭,生活贫困。王晶数次向上级部门汇报,与相关部门协调,终于争取到国家农村道路资金60万元,随后立即开工建设,并于今年5月底竣工,尚河村百姓的出行路和致富路终于打通了。
如果能开通焦作至九渡村的公交线路,就能吸引游客,带动全村旅游产业发展。为此,王晶与市交通运输局、丹河景区管理局等单位联系,提出想法,研究方案,共同促成了九渡村公交线路的开通。开通公交车后,村民一小时就能到焦作,焦作市民去九渡村休闲度假也更方便了。如今,游客多了,村民家的土特产再也不愁卖了。此外,王晶积极与旅行社联系,组织游客到九渡村开展徒步户外游,并利用新媒体大力宣传美丽的九渡村,村民对幸福的生活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