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原文钊)连日来,本报借助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优势,在《焦作日报》和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平台、新浪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同时推出《砥砺奋进的5年 脱贫攻坚蹲点日记》专栏,对本报记者蹲点的武陟县大封镇前孔村脱贫攻坚工作,以讲脱贫故事的形式进行报道,受到了广大读者和网友的好评。
这是本报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构建新型舆论传播格局,全面助力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按照省委宣传部在全省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脱贫攻坚记者蹲点”采访活动的要求,7月初,本报脱贫攻坚记者蹲点采访组进驻武陟县大封镇前孔村后,迅速展开采访工作,对该村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深入了解,拍摄了一批反映脱贫攻坚成效的新闻照片,搜集了大量的报道素材。
7月12日,本报记者采写的首篇蹲点日记《前孔村:村有产业户有门路》,在《焦作日报》的《砥砺奋进的5年 脱贫攻坚蹲点日记》专栏刊发,对前孔村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报道。
7月14日,本报微信公众平台、新浪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记者采写的此篇稿件进行推送,将前孔村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生动地展现在广大网友面前。
7月16日,本报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停刊不停报”的新闻报道优势,在周日不出报的情况下,率先通过本报新媒体平台,推送了本报记者采写的第二篇蹲点日记《一个贫困户托起的扶贫产业》。
7月17日,本报记者采写的第三篇蹲点日记《没有摘不了帽的贫困户》,再次率先通过本报新媒体平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推送。
“焦作日报社安排记者蹲点报道我市农村脱贫攻坚工作的做法,不仅为我市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了浓厚的氛围,而且为全市各村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板。”网友@连先森为焦作日报充分发挥全媒体平台优势,助力全市中心工作开展的做法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