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新媒体丨山阳城 上一版3
借力融媒平台 讲好脱贫故事
上周本报最受关注的微新闻发布
“焦作女性”新浪微博账号 受省妇联点赞
焦作地区政务微信排行榜
解放区打造核心商圈管理服务新平台
习 惯
夜空中最亮的星
命运导师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7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借力融媒平台 讲好脱贫故事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杨铭制图
 
   

  本报讯(记者原文钊)连日来,本报借助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优势,在《焦作日报》和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平台、新浪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同时推出《砥砺奋进的5年 脱贫攻坚蹲点日记》专栏,对本报记者蹲点的武陟县大封镇前孔村脱贫攻坚工作,以讲脱贫故事的形式进行报道,受到了广大读者和网友的好评。

  这是本报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构建新型舆论传播格局,全面助力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按照省委宣传部在全省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脱贫攻坚记者蹲点”采访活动的要求,7月初,本报脱贫攻坚记者蹲点采访组进驻武陟县大封镇前孔村后,迅速展开采访工作,对该村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深入了解,拍摄了一批反映脱贫攻坚成效的新闻照片,搜集了大量的报道素材。

  7月12日,本报记者采写的首篇蹲点日记《前孔村:村有产业户有门路》,在《焦作日报》的《砥砺奋进的5年 脱贫攻坚蹲点日记》专栏刊发,对前孔村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报道。

  7月14日,本报微信公众平台、新浪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记者采写的此篇稿件进行推送,将前孔村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生动地展现在广大网友面前。

  7月16日,本报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停刊不停报”的新闻报道优势,在周日不出报的情况下,率先通过本报新媒体平台,推送了本报记者采写的第二篇蹲点日记《一个贫困户托起的扶贫产业》。

  7月17日,本报记者采写的第三篇蹲点日记《没有摘不了帽的贫困户》,再次率先通过本报新媒体平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推送。

  “焦作日报社安排记者蹲点报道我市农村脱贫攻坚工作的做法,不仅为我市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了浓厚的氛围,而且为全市各村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板。”网友@连先森为焦作日报充分发挥全媒体平台优势,助力全市中心工作开展的做法点赞!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