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以迎检为契机 提升各项工作水平
全省经济运行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图片新闻
中站区:脱贫攻坚精准发力
“四城联创”红黑榜
福盛坊绞胎瓷获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
市领导到山阳区督导“四城联创”工作
精准“发功”打好招商引资“太极拳”
党报心 怀川情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各县(市)区 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7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站区:脱贫攻坚精准发力
本报记者 杨仕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中站区龙翔街道刘庄村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百米文化长廊”,成了一道亮丽风景,这是中站区文化扶贫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该区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以实现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村“四通三有”为基本标准,以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核心要求,重点抓好基础设施改善、特色产业培育、环境综合整治、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信贷金融扶持六大措施,形成了扶贫政策向贫困村聚集、扶贫资金向贫困村贫困户聚焦、帮扶力量向贫困对象聚合的态势。去年该区已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600多万元,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高标准完成了贫困村、贫困户脱贫任务。

  中站区的贫困村大多分布在北部山区,这些村集体经济弱,致富门路少,基础设施落后,因病、因学、因无劳力致贫返贫情况比较突出。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该区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区委副书记、区长为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实行了区委常委包村、区直部门联村、科级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全区10个贫困村分别由17名区级领导、245个科级干部分包,非贫困村的贫困户由街道、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分包,构建了上下联动、横向联合、齐抓共管的大扶贫格局。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干在精准。在精准识别上,该区按照“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素质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五看村容村貌怎么样”的工作方法,组织人员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建档立卡,列出问题清单,摸清了因灾、因病、因学、因婚、因房和缺项目、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等不同致贫原因。在精准施策上,该区出台《中站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等7个实施方案和《中站区驻村帮扶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以及贫困村“九有一低一整洁”和贫困户“七有一超一相当”的具体脱贫标准。在精准帮扶上,该区突出个性化、差异化特点,瞄准穷根、穷因,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实行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把帮扶措施落实到村、到户,按照高标一流的要求,打响了脱贫攻坚战。

  向产业脱贫发力。该区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游”要求,制订山区村改造规划,发展山区养老、休闲、度假地产,推动山城融合发展,带动山区贫困村致富创业。去年,该区实施了总投资100多万元的5个产业扶贫项目,引导贫困村规模种植果桑、大樱桃、油用牡丹等经济作物,提升了贫困村的“造血”能力。龙翔街道周窑村30亩小杂果无公害种植基地项目,已带动全村发展小杂果种植300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村村民靳祥忠种植的2亩杏树,年收入超过5万元。今年3月,该区又完成2个科技扶贫项目,一个是龙翔街道北业村小杂果项目,种植100亩山楂、晚秋黄梨、杏等,另一个是龙翔街道龙洞村300亩果桑种植。该区政府还投资80万元在龙翔街道3个村种植梨树、杏树3万株,既为群众栽上了致富树,又美化了山区环境。该区坚持以大项目培育大产业,总投资10亿元的龙翔山国际山水养生旅游度假区近期将开业运营,总投资10亿元的北业小镇今年开工建设。这些大项目将带动周边村庄加快转型,进入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向转移就业脱贫发力。该区结合贫困群众意愿,利用辖区驻地企业多的优势,对接企业需求,组织人社、农业、残联等部门积极开展各类培训,提高了贫困人员的就业能力,增加了就业机会。该区在龙洞、栗井、赵庄、东张庄、大洼、许河、北业、桑园、周窑、十二会、店后、启心、府城等13个村举办了招聘会,参会企业13家,提供会计、出纳、司机、操作员、电工、电子商务等就业岗位1300个,10个贫困村的不少群众都有了就业岗位。辖区企业多氟多、佰利联与龙洞村、北业村、桑园村等贫困村对口帮扶,优先录用贫困村劳动力就业。华岳陶瓷、龙峰建材等公司就近安排西张庄村、龙洞村贫困户就业200余人。截至目前,该区通过各种途径实现转移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总人数达到1562人,其中稳定就业981人。为扩大就业渠道,该区还建立了8个扶贫转移就业基地和扶贫车间,中站区鑫鑫养殖专业合作社、中站区龙洞村富民养殖专业合作社、中站区龙洞庄园等为贫困人员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增加了家庭收入。

  向政策兜底及社会救助脱贫发力。该区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已全部纳入农村低保救助、大病救助范围。对农村丧失劳动力的贫困人员采取五保供养、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兜底方式进行扶持。农村低保标准与建卡贫困户标准“两线合一”,使民政救助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在开展爱心助学圆梦行动上,中站区向社会各界积极募集爱心捐助,解决贫困家庭子女的学费问题。今年年初以来,该区先后为纳入农村低保的408户贫困户发放低保金59万元,为338名因病致贫人员发放医疗救助金48.5万元,为153名残疾贫困人员发放生活补贴6.12万元。

  向行业部门扶贫发力。该区发挥行业优势,在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上向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倾斜,支持脱贫攻坚顺利开展。区扶贫部门投入资金213万元,重点解决了周窑、北业、栗井、许河、东张庄的饮水安全和出村道路问题。该区教育部门投入470万元,建设了2个农村幼儿园、1个农村小学多媒体教室,对山区龙翔学校教学楼进行了改造提升;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实行贫困家庭子女救助全覆盖,对学前教育各幼儿园的贫困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每人资助600元,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寄宿贫困生除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外,还进行补助,在实现贫困村家庭经济困难高中学生应助尽助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普通高中贫困学生资助面,按每生每学期1000元的标准进行资助,先后发放助学金85万元,东张庄村学生林唯琳等按资助最高标准每学期1250元,全年2500元;全面实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441名贫困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332万元,许河村的连磊磊、龙洞村的靳然然、东张庄的王帆华等都享受到了助学贷款。该区卫生部门投入96万元,高标准建设了14个村卫生室,改善了贫困群众就医条件,在新农合政策性补偿的基础上,启动了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村民在医保报销、大病二次报销之外,还将获得三次补偿。龙翔街道大洼村的周功美看病花了1.5万元,在医保报销4000元和低保大病二次报销3800元后,民政部门又救助1000元。全区先后为479名因病致穷的贫困人员办理了大病保险,并先后组织医务专家进山义诊1500余人次,解决了贫困村群众的就近看病难题。该区交通住建部门投资230万元,对山区道路进行了整修,改善了山区群众出行条件。区水利部门投资90万元,对白马门河山区段部分区域进行治理,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山区生态环境。

  向帮扶单位精准扶贫发力。市审计局联系设计院为周窑村制订了小水系规划,筹资10万元打了浅水井。市新华书店为许河村建设了文化书屋,并吸纳了15名劳动力就业。市供销社利用资源优势,为桑园村销售连翘茶,开通了网络渠道。市中心血站筹资3.2万元,为东张庄村购置了照明灯具和医用器材。该区教育局筹资6万元,帮助龙洞村购置了办公设备,建设了2个文化广场。该区政法部门筹资3.2万元,帮助栗井村安装了路灯,修缮了贫困户危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