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纳凉工程”应纳入制度性关怀
回归
远离培训班还孩子诗意假期
规则意识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7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远离培训班还孩子诗意假期
□何 旭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这个暑假,我们给他报了英语班、数学班、书法班、美术班、滑冰班、钢琴班……差点就凑齐十八般武艺了。孩子的假期被各种培训班“绑架”的现象,有观点反对,认为孩子不是学习机器,寒暑假不能成为另一个学期,假期应该减负。 (据《人民日报》)

  暑假放假前就有媒体调查,对于“是否有计划让孩子参加暑期培训班”这一问题,54%的家长表示“有且已经报名”,28%的家长表示“有但还未报名”。一些机构为了“备战”暑期,早在几个月前就推出了各种报名优惠措施,并打起了宣传大战。

  冰冷的数据背后,是家长们对孩子学业成长的焦虑。在此语境之下,培训班已经成为中小学生暑假的一部分,如影随形。有人补习文化课,有人学习才艺,如此一来,孩子们不得不背着沉重的书包奔波于各种培训班。一般培训班都价格不菲,为何家长们还是趋之若鹜?一方面是望子成龙的心态,只要有一定的条件,家长都千方百计让孩子多学点东西,“不输在起跑线上”。另一方面是盲从,在家长们现实的交流中,都会相互了解孩子所上的培训班,如果单单自家孩子不上,总觉得不入流,不少家长为了赶时髦、从众,而盲目报班。

  让孩子好好玩耍、充分休息,恐怕才是放假的本意。而盲目报班,只会任由假期变成另一个学期,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负担。因此,反观多如牛毛的各式培训班,培训的功用与效果也不能一概而论,一棍子打死。在笔者看来,参不参加培训班,关键看孩子的意愿,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孩子自身学习情况进行选择。家长首先要和孩子一同分析,看孩子是否有需要补的课程,如果不需要,就不要逼着孩子报学习类培训班。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100分把童年变成100岁。让孩子在假期中放松身心,自己支配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远比分数的提高更重要。切莫被培训班“绑架”,还孩子一个诗意的童年与假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