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沁阳教育在党建统领全局、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唱响焦作,出彩中原,走出国门,成为河南和全国教育战线的一面旗帜。该市高考、中考成绩连年遥遥领先,稳居焦作市六县(市)第一位;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职业教育、民办教育、智慧教育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有的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各地莅沁参观学习的人数多达150万人。该市高考、中考成绩继去年形成“核爆效应”之后,今年再现“裂变效应”,3名考生被北京大学录取,2名考生被清华大学录取;2名考生并列焦作市文科第一名,1名考生荣获焦作市理科第一名;在中招24项评价指标中,有23项指标居焦作市六县(市)第一位。为解密沁阳教育之现象,本报自今日起连续刊发本报记者采写的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杨仕智
今年早春,沁阳首次将教育优先发展上升为战略,开启了打造教育强市、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时代。
沁阳市委书记薛勇说:“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打造教育强市,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不仅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战略目标要求,而且对沁阳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智力支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站位高远的沁阳决策层高点定位,为沁阳教育描绘了一幅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蓝图——“三居前一突破一目标”,即教育质量、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稳居河南前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取得新突破;到2020年,实现“河南领先、全国一流”的教育强市目标。
其实,沁阳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并非始于今天。
近年来,沁阳市始终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摆到重点战略位置来抓,始终坚持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把“兴城先兴人”作为沁阳发展的“第一导向”,把打造“河南领先、全国一流”的教育强市作为“第一目标”,把“学校全面进步,学生全面发展,质量全面提高”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一追求”;始终坚持党建统领,持续增加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改革,形成了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办学水平持续提高、学前教育快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品牌持续扩大、职业教育稳步提升、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的发展态势。
教育优先发展,沁阳人可不是说说而已,不仅有“红头文件”,而且动真刀真枪,给真金白银。
教育优先发展,从沁阳每年下发的“红头文件”就足见其地位和作用。每年前几个“红头文件”,教育都位列其中。
今年,沁阳市委5号文件下发的就是《中共沁阳市委沁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打造教育强市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意见》。
还是今年,沁阳市政府出台的前13号“红头文件”中,有8个是专说教育的,内容包括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引进国内外名师激励办法等。
教育优先发展,更表现在沁阳人对教育的投入上。近年来,该市累计投入近5亿元资金,改扩建、新建校舍面积491848.72平方米;新配备一批课桌凳、图书、仪器、体音美器材等设施设备;对学校食堂进行彻底改造,操作间全部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打造“互联网+名厨亮灶”工程;建成了全省一流的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该市还为各级各类学校,包括教学点和幼儿园,全部安装一键报警系统;为76辆标准校车全部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为公办学校、幼儿园配备专职保安259名。
“十三五”期间,该市计划投资近40亿元,新建、改扩建44所中小学、幼儿园。目前,已完成《沁阳市教育设施布局规划(2016~2030年)》,外国语中学新校区、实验小学新校区、实验幼儿园新园区建设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进入施工阶段。深入推进运动场提质工程,按照上海市塑胶操场建设标准,该市学校塑胶操场覆盖率达到80%;深入推进校园绿化提质工程,该市学校绿化覆盖率达到40%;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该市学校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100%;深入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该市标准化学校建设达到100%。
落实“三个增长”,该市每年都按照教师年工资总额2.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足额拨付教育费附加、土地出让收益10%、城市建设税15%、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4%。另外,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用于名师名校长引进及教师校长高端培训、教育信息化等工作。
沁阳开焦作教育先河,率先设立教育质量奖,每年教师节期间,都对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评选表彰,从2006年至去年,用于表彰的资金有1626.61万元。
近3年,该市先后组织4057人参加“国培计划”,选派686人外出实施“精准培训”,分批组织上万人次中小学教师到永威学校研讨、交流和学习,先后邀请顾明远、郭振有、王敏勤等80多名国内著名教育专家来沁阳传经送宝,累计培训教师4万多人次。
对名师名校长引进,沁阳更是不惜重金、高看一眼。该市专门为聘请的全国十大明星校长蔡林森设立政府津贴6万元。该市新近实施的引进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名师名校长激励办法,除给每人提供30万~50万元安家补助外,每人每月还发放2000~5000元不等的名师名校长津贴。
教育优先发展,在沁阳还有一个鲜明特征,无论城市还是乡村,设施最优、环境最美、功能最全、地段最好的就是学校。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该市把城市最值钱的地段腾出来,用于建设商隐小学、实验中学等中小学,通过打造“10分钟上学圈”,满足因城区人口增加而新增的就学需求。焦作市第一所民办高校——焦作工贸职业学院,就选址在沁南新区最核心地带。新近规划的“北大金秋沁阳国际科教小镇”,就布局在沁南新区高速公路出口交通最便捷、地理最优越的“黄金区域”。
教育优先发展,硕果累累。该市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3.26%,小学净入学率连续5年均为100%,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2.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1.2%;高考、中考成绩连年遥遥领先,稳居焦作6县(市)第一。该市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市)、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河南省教育工作先进市、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市、河南省民办教育先进市、河南省教育科研实验基地、河南省网络学习空间整体应用试点县(市)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