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金融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服务实体经济 强化征信管理
多管齐下提升守押工作质量
加强夏季用电安全管理
图片新闻
整治环境卫生 助力“四城联创”
图片新闻
构建精防体系 减少肇事肇祸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7 年7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建精防体系 减少肇事肇祸
——焦作市精神病院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综述
作者:本报记者 高永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程中华(左一)在市严重精神障碍管理项目办公室向河南省严重精神障碍督导小组负责人王长虹(前右一)进行工作汇报。
  市综治办领导孙小献(左二)、市卫生计生委疾控科科长李河德(左一)与市精神病院院长程群(左三)、副院长杨秀双(右一)对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近年来,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引发的民事和刑事案件时有发生,精神疾病已经不仅是一个医学难题,更是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为进一步规范我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工作,防止患者因监护不力导致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作为市严重精神障碍管理项目办公室所在地,市精神病院在市卫生计生委的正确指导下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使全市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亮点纷呈,成果斐然。

  亮点一:

  构建精防体系,完善项目办工作

  作为我市一家集预防、治疗、康复、教学、培训为一体的精神病专科医院,近年来,市精神病院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完善医疗体系建设,精神卫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作为我市精神卫生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该院院长程群等相关人员多次在全省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并作为先进代表发言。

  自1996年以来,在市卫生计生委(原市卫生局)、市残联的安排指导下,市精神病院作为我市精防技术指导机构,承担着全市精神疾病的防治康复和技术指导工作,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精防网络。2011年,国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信息数据分析系统在该院设立市级业务管理平台,对全市各县(市)区的精防管理与信息数据开展业务指导并监管分配权限,开设端口128个,形成了遍布全市的精神病防治康复系统。截至今年6月底,我市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系统共检出患者14888人,检出率 4.05 ‰,管理率为87.81%,排查、录入、管理率在全省位居前列。

  为确保我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早发现、早治疗,市精神病院首先从源头抓起,认真做好排查工作。多年来,该院组织相关专家和医护人员,通过组织开会、问卷调查、基层调研等形式,向各县(市)区精残协会、残疾专干以及村医、居委会等摸查我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情况,为我市开展下一步精防工作提供依据。

  2015年,在市卫生计生委的安排下,该院积极配合我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项目办公室组织的全省15岁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流行病学调查,针对我市精神疾病患者情况积极开展调查工作。医院专门抽调专业人员对我市随机抽查的4个社区共计1064名居民开展入户调查、登记及评估病情等工作,历时3个月时间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今年3月,我省开展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情况调查,市精神病院受市卫生计生委委托,凭着既往的工作经验及务实负责的工作态度,先期完成了省、市相关部门下达的任务。此外,该院包括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在内的多项工作,在考核、督导以及培训等方面,规范管理,认真负责,经常得到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项目办公室和市卫生计生委的肯定,也多次迎来其他地市到该院参观学习、交流经验。

  亮点二:

  发挥技术优势,服务基层工作

  为有效提升我市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作为管理和服务精神疾病患者的市级精防机构,市精神病院充分发挥专科医院的龙头带动作用,利用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业务培训、指导以及定期督导考核。该院还与我市各县(市)区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建立了医疗、防治、康复的专科精防联盟体系,并开展点对点业务技术支持,对新发及高风险等级患者进行复核诊断、协助随访,帮助解决基层医疗机构技术力量薄弱、精防人员匮乏、患者看病难等实际工作中较难解决的种种问题。

  为适应工作需要,减少高风险患者的肇事肇祸事件发生,该院开通应急处置绿色转诊通道,还专门成立了焦作市严重精神障碍应急医疗处置小组,明确职责,培训上岗,记录资料规范完整,为基层医疗机构做好技术后盾。近年来,该院有效开展应急医疗救治1045例,其中协助公安部门252例、民政部门280 例、基层社区273例、家属 240 例,为我市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了应尽的努力。

  今年3月以来,我市曾发生过几起精神疾病患者肇事伤人事件,当时,市精神病院值班人员在接到应急电话后组织应急处置成员立即赶到现场,在征求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协助当地卫生、公安和基层社区人员一起将精神疾病患者送到医院。经过几个月的治疗,这些患者病情有了明显好转,有的已痊愈出院。

  亮点三:

  创新管理内容,提高社会效益

  作为市医学会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多年来,市精神病院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升科研水平。自2011年以来,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课题组的设计者,该院副院长杨秀双与相关工作人员经常创新拓展业务,总结经验,医院牵头开展的科研项目《重性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研究》,被市政府授予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在平常的社区精防管理中,该院积极将科研成果有效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为满足全市不同人群心理卫生需求,改善亚健康人群心理问题,市严重精神障碍管理项目办公室在该院设立了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并开通了焦作市心理援助热线,确保工作人员全天候接听热线电话(0391)3698120,为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求助者提供快速有效的心理支持、咨询和干预服务。

  “精神障碍是慢性、致残性、易复发的疾病,除了通过药物来实现临床症状的缓解,还需要心理社会功能的恢复。”杨秀双说。为此,该院医护人员通过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不仅针对患者个人的实际情况提供个体化的药物及心理治疗方案,还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团体心理治疗、心理志愿服务等形式,丰富患者的生活,提高康复疗效,帮助他们早日回归社会和家庭。

  为减少社会歧视,提高心理卫生知识普及率,该院作为市严重精神障碍项目执行单位,积极与各县(市)区卫生计生委结合,商讨开展精神卫生知识进乡村巡回讲座活动,力争从源头杜绝严重精神障碍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亮点四:

  落实国家政策,推动精神卫生制度化建设

  从2009年起,严重精神障碍管理作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已纳入医疗机构每年度的绩效考核工作。杨秀双作为我市精防技术指导机构总负责人和公共卫生考核专家组成员,经常利用工作考核机会深入基层社区、村医及居民家中,摸查当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情况,贯彻传达精神卫生相关政策信息,同时调研收集患者救治监管的基层资料,积极作为,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政策技术支持。

  自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成为“686”项目实施的第十、十一、十二期受益地区。市精神病院作为我市“686”项目执行单位,紧紧围绕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项目办公室的工作部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要求,对严重精神障碍贫困患者给予了最大限度优惠救助,将每年的100个门诊救助名额扩大为200个,同时还制定了住院的贫困救助政策,主动减免诊查及其他医技费用,为更多的精神疾病贫困患者提供价廉质优的医疗服务。

  市卫生计生委疾控科科长李河德说,近年来,经过多方努力,我市精神卫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相关人员也多次在全省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并发言。

  为了使我市精神卫生工作不断向规范化和制度化推进,贯彻落实省政府下发的《河南省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6-2020)》,市精神病院作为专科医院积极向市卫生计生委献计献策,2016年7月协助市卫生计生委起草下发了《焦作精神卫生发展规划(2016-2020)》。为防止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高危险事件的发生,该院按照省综治部门下发的文件要求,结合外地市先进管理经验,自觉履行精防职能,开展我市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摸查工作并提供详细调研数据,并与市卫生计生委一起协助市综治办制定下发了《焦作市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有奖监护救助救治责任保险管理办法》,使我市精神卫生工作迈向新台阶。

  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程中华在市精神病院调研时,对该院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要求该院加快推进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做实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我们一定要从病人角度出发,加强医院的文化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创建‘疗效好、服务好、设备好、条件好、随访好’的五好医院,为全市人民的精神卫生健康保驾护航。”程群说。程群表示,下一步,该院将认真贯彻党中央下发的精准扶贫文件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大力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关爱救助贫困精神疾病患者,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使国家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到为民利民的实际工作中去,促进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为减少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而努力。

  (本栏图片均由焦作市精神病院提供)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