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2日,山阳区新城街道定和村绿化带征迁已签订协议319户、搬空319户、拆除319户,三项指标均达到了100%。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在实现“三个100%”的背后,又凝聚了多少征迁干部的心血和付出。 对市直驻定和村工作队全体成员来说,在那段克难攻坚的征迁历程中,太多难忘的瞬间值得铭记——
全市绿化带征迁第一个现场会在定和村召开,仅用七天解决了困扰定和安置小区多年的水、电、气问题,“小切口、大突破”的定和模式衍生并迅速复制。
安置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按照对征迁群众的承诺,分别于4月20日和5月28日举行分房大会,并按照“先签协议、先搬空、先挑房”的原则,积极帮助征迁群众挑选安置房源,赢得了征迁群众的一致称赞。
从冰天雪地到炎炎盛夏,从艰难起步到如火如荼,319户征迁群众的切身利益始终牵动着工作队队员们的心。为了“国字号”工程的顺利推进,为了“两岸晓烟杨柳绿”的美丽景象,市直驻村工作队员们用真情付出谱写了一首“和谐拆迁曲”。
维护群众利益为征迁主基调
山阳区新城街道定和村是山阳区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工作的主战场之一,涉及征迁群众319户、1238人,拆迁面积15万余平方米,在征迁工作启动时,即被定为集中征迁先行试点村。
自1月13日市直驻村工作队入驻定和村以来,9名队员全身心投入到定和村征迁工作中。“时间紧,任务重,定和村地处城市中心地段,情况复杂、困难巨大。”面对这场“国字号”工程征迁攻坚战,如何破解征迁瓶颈?如何让征迁群众搬得顺心?如何确保在每个时间节点如期完成各项任务……萦绕在每个工作队员的心头。
征迁工作展开后,市直驻村工作队就和区直包村单位和街道工作人员、村两委会干部一起,不分昼夜地深入征迁群众家中,宣传征迁政策,了解征迁群众的实际困难,全面掌握征迁群众的诉求。同时,安排专人负责与市房管、质监、水务、供电、燃气等部门及企业搞好对接,进一步完善该村安置小区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为征迁群众早日入住安置房创造便利条件。
确保群众根本利益是市直驻定和村工作队员对征迁群众的庄严承诺。
“充分保障征迁户的利益是做好征迁工作的根本,我们要在落实政策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每一户群众的实际情况、利益诉求,最大程度、最大范围满足征迁群众的合理要求。”市直驻定和村工作队队长、市农业局副局长张红兵说。
工作队驻村以后,展开多次调研,反复召开会议讨论,确定工作队的工作思路,积极转变工作角色,宣传好各项征迁政策,发挥好桥梁作用,联系好市直部门和定和村委,最快、最好地解决征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做好包村入户工作的同时,驻村工作队自觉担负起对定和村区直包村单位工作的督导任务。
为实现既定目标,保障各项工作稳定、有序、高效推进,工作队建立碰头会工作制度,建立分包工作制度,建立问题联络解决机制,保持紧张、有序的工作状态,随时随地了解定和村征迁工作中的问题,并坚持问题不过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村委加班加点研究解决办法,保持各项工作高效运转。
征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纷繁复杂,征迁群众情况各有不同。张红兵带领队员们提出了“一户一档、一户一议、一户一策”的工作建议,被村指挥部采纳和实施,成效明显。
特别是5月份以后,绿化带集中征迁进入攻坚阶段,工作队全体成员以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干劲,明确责任目标,创新工作方法,突破征迁难点,合力攻坚,加快了征迁进度。
“在定和村征迁工作中,市、区、街道、村四级工作队员团结一心、互相配合,319家征迁户实现了协议签订和搬空两个100%。”张红兵说。
为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市直驻定和村工作队专门成立了协调组、拆迁组、安全组、环保组和后勤组。征迁队员们各司其职,做好保障工作,并对搬空的房屋进行认真验收,确保签订协议、快速搬空、有序拆除等各个环节紧密衔接。
真情服务感化征迁群众
在定和村,每一位征迁干部都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每一位征迁群众都深深爱着这片土地。
所谓穷家难舍,将心比心,所有征迁队员仿佛都有着切身的感受。
“群众的想法我们要以最大的包容去理解和认同,倾听他们的心声……”常务副队长李贤玉说,在征迁中,工作队全体队员放弃节假日,没有周末休息,经常从8时工作到深夜,入村串户,宣传政策,耐心做好征迁群众的思想工作,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帮助有困难的群众搬家。
“这里原来是王留根和家人居住了30年的老院,他是定和村委委员,也是征迁群众,作为党员,他第一个签订搬迁协议,第一个搬空和拆除了自家的房屋。”走在村里,征迁队员王万军向记者介绍,他们征迁队员对每个征迁群众家庭的情况了如指掌,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面对一些家庭困难,对征迁工作有想法的群众,征迁队员们常常以情化人,用心与心的付出和交流换来百姓的支持。
在很长一段时间,队长张红兵经常到征迁户吕大爷家帮助干农活。吕大爷喜欢种蔬菜,张红兵就给他找来最好的菜种,帮他挑水种地;他要咨询法律问题,就陪他到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战胜利,是因为市委市政府“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决心,是因为征迁干部辛勤的付出,是因为征迁群众顾全大局、忍痛牺牲的支持。
120天攻坚,胜在决心、赢在用心、根在民心。
“待到绿化带建成,这里绿树成荫,城市增添了新的风景线。那时,我们再来看,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走在南水北调的跨渠桥上,征迁队员们纷纷畅想着绿化带将给焦作城市带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