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挺勇
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牢牢铭记“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的理念。拆迁工作很艰难,他们就用绝不放弃、百折不挠的精神去迎接;拆迁工作很烦琐,他们就用严谨细致、公平公正的态度去对待;拆迁工作需要奉献,他们就牺牲个人利益默默工作。他们就是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征迁市直驻墙南村工作队,全体队员依靠团结协作的合力,一次次克难攻坚,勇攀高峰,取得了耀眼的成绩。
克难攻坚 倾情用心解难题
7名队员一条心,鼓足干劲儿勇攻坚。从征迁工作启动以后,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征迁市直驻墙南村工作队一步一个脚印,明确目标,压实责任,沉到村里户里,夜以继日开展工作。截至6月中旬,南水北调绿化带墙南村征迁任务全部完成。经过不懈努力,安置房建设也于4月20日举行了开工仪式,比预期提前两个月,为群众早日回迁提供时间保障。
取得成绩,得益于这支队伍一开始就推出了多种有效举措开展征迁工作。
工作队与驻村分包的区领导共同研究,精心策划,成立墙南村征迁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宣传组、政策咨询组、综合协调组、安置房建设组等,从机构上保证了工作的开展;分包到户,针对群众居住地点和管理方式的不同,抽调相关人员组成工作队,每一个工作队负责若干户群众的工作,一包到底;调整工作节奏,强化竞争机制,根据征迁工作进度和完成情况,确定每2天或3天为一个节点,各部门充分发挥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牺牲节假日,一心为征迁;打破部门界线,形成攻坚合力,在加大分包部门工作力度的同时,充分调动工作队队员积极性;研究个性问题,分解征迁困难,针对村内的老人户、结婚生孩儿户等集中研究、分类处理,多管齐下,促进签搬拆。
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征迁市直驻墙南村工作队更是一次次总结经验,倾情用心快速推进征迁工作。
吃透政策,工作队全体队员认真研究了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基本政策,并结合墙南村的实际情况,制订村内安置方案细则。在实际工作中,每一名工作队队员对政策烂熟于心,对群众提出的诉求及时给予答复,确保入户工作效率。
摸清底数,征迁工作中,工作队对征迁户人口底数、住宅面积等数据做到了详细明晰,对征迁安置方案、政策解释说明、问答等进行张贴公示;对住宅户进行认真细致的分类,基本分为人多房少、人少房多、人少房少3类,按先易后难的原则,集中重点突破。
建立汇报协商机制,每天早上召开工作碰头会,汇报前一日工作进展情况,下午再进行工作情况会商,依次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寻找解决办法;明确奖励机制,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征迁市直驻墙南村工作队细致划分了征迁户签订协议的时间节点,科学合理制订了推进方案,推动工作进展;与群众做好沟通工作,几个月来,每名工作队队员都是先做好调查研究,再与群众打好感情基础,与征迁群众一家亲,一次次圆满解决问题。
同心协力 一心一意为工作
如今取得这样的成绩,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征迁市直驻墙南村工作队充满自豪和骄傲。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取得这样的成绩,每一名工作队队员又默默付出了多少。
“在心中,必须把群众当亲人,必须有这种真情!”工作队全体队员都知道,只有用心倾听民声、用情化解民忧,甘于奉献,才能打开征迁群众的心锁。
工作队队员和群众心连心,征迁队请来了医生,免费为征迁群众看病,还协调相关部门为大家提供办理银行卡等业务。端午节,工作队队员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为征迁群众送去慰问品。对没有过渡房的群众,工作队队员们全力帮助,尤其是对家有老人过渡房不好找的情况,积极与周边养老院结合,让老人有一个好的安身之处。搬迁过程中,工作队队员一次次放弃休息,不怕苦、不怕累,为征迁群众搬运家具和物品。
一次次真心服务,工作队队员用真情感动了群众。有一次,一对刚刚结婚的新人为了响应征迁工作,将崭新的家具搬离了新房。一位老大爷从不理解到理解,后来亲自给工作队队员送水,并轻声说:“你们辛苦了!”
看似简单的感谢,却代表着一片深情,这也凝结着工作队队员们无数的汗水与辛苦。在征迁工作中,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征迁市直驻墙南村工作队全体队员没日没夜、无怨无悔,足迹印在了墙南村的每个角落,一次次克服自身的困难默默奉献。
工作队队长马长鸣今年11月将面临退休,但他并不在意,始终奋战在一线,事事身先士卒,为大家做出了表率。工作队常务副队长杨万岭,家中有一位老人身体不好,他总是无法守在病床前,一心扑在工作上。工作队队员莫秀英今年6月已到退休年龄,自身还患有颈椎病,但她每天仍然兢兢业业的坚守,从未耽误过一件工作中的事。工作队队员任建军的母亲在老家无人照看,但他却为了安置房早一天开工建设努力奔波着。工作队队员薛超良患有胃病、卢太金身患肠炎、范冰做了股骨头置换手术,他们带病工作,从未因自己的身体影响征迁工作。
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征迁市直驻墙南村工作队全体队员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大家迎难而上,为征迁工作贡献全部的力量。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团结一致克难攻坚,圆满完成了工作目标……回忆过去,工作队全体队员都感觉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