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三更踏归程,不闻鸡鸣闻心声”一首工作队队员们自创的诗词,也是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征迁市直驻恩村二街工作队队员的生活写照。征迁工作驻村以来,工作队始终牢记市委、市政府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坚持“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精神,以“使命、担当、奉献”为己任,组织和带领全体队员,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创新思维,耐心细致,克难攻坚,小事大干,大事细干,在7月9日实现了签约率100%,搬空率100%、拆除率100%。这标志着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征迁工作圆满结束,这是征迁精神在怀川大地结下的累累硕果。
同甘共苦 共克难关
在队员们眼中,工作队是一个宣传队、战斗队。为了提高战斗力,工作队严格执行市指挥部规定的工作制度,实行签到点名,严格请销假,保证全体人员在岗工作,防止缺岗现象发生,组织全体人员认真研读征迁政策,做好政策上的明白人。“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每一个工作队队员深入基层、走街访户,与群众打成一片,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
加强问题研判,与区、街道、村干部一起制订政策方案,及时调整思路,确保不同阶段有新进展、新突破。注重调查研究,了解和收集群众意见,发现问题,捕捉动态,把握脉搏,提出切合实际的意见建议。严格落实督导责任,按时参加市、区和村工作例会,履行每周互查互核工作职责,全面完成了市指挥部下达的各项任务。
有一个征迁户,每次工作队到他家做工作,讲政策,他都表现出不合作的态度。入户时,他根本不听任何解释,情绪激动,也不给工作人员说话的机会。当时大家感觉这个征迁户几乎油盐不进,无法交流,工作难度相当大。但是征迁政策总要讲明,工作必须向前推进,没有更好的办法,工作队队员们只能反复地去接近他,观察他的情绪变化。
渐渐地,大家发现一起去做工作时他表现得非常反感、排斥,反而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工作队就更换不同的同志轮番去和他聊天交流,每次都适可而止,向他讲解绿化带征迁后未来的好处。经过几十趟讲解交流,他的态度终于发生了变化,最终他家协议顺利签订,他本人也被征迁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真诚所感动,由最初的一个“征迁困难户”变成了“活雷锋”,积极协助工作队的征迁工作。
温情处处在 工作暖人心
按照恩村二街征迁工作进度安排,经过工作队队员连续4天通宵达旦的全力攻坚,4月30日上午10时,最后一户签订了协议。五一假期期间,工作队队员入村了解情况,发现村民柳小孬独自坐在家中的院里,一脸落寞。他说:“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真的要走了,心里舍不得。再坐坐、再看看。”说完,他已经泪眼婆娑。
为了对得起群众的这分支持,工作队在签订协议前,都要仔细了解分包户的具体情况和诉求;搬空时,分包单位出车、出人帮助群众整理物品,轻拿轻放,户主是指挥员,干部是战斗员。群众家中有病人,工作队队员兑钱垫付医药费,购买营养品到医院探望;按政策规定,支付资金卡后即可拆除,工作队经过周密安排,给出时间让户主回收有用物品……
征迁半年来,工作队队员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艰辛。工作队队长祝远峰家在山东菏泽,往年清明节、端午节都要回家探望,但是征迁工作没有节假日,他一直都未能回家,老人生病住院,也只是让爱人回家照顾;赵文秋的女儿需要他陪同到用人单位联系,但他一推再推至今未去;呼延海燕的儿子正值中招关键时期,但她不能像其他考生父母那样照顾儿子、陪伴儿子……只为了对得起征迁群众的那分信任。
要为征迁群众做得更好
5月13日,工作队联系了市卫生计生委和山阳区残疾人联合会,协调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和残疾人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大型义诊送健康、送服务活动,把满满的爱献给为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征迁而舍小家、为大家,顾大局、讲奉献的征迁群众。
在恩村二街村委会大院外,鲜红的残疾人志愿者服务队横幅下,各种服务摊摆成“一”字长龙,志愿者个个动作熟练、态度热情,为征迁群众免费提供理发、修鞋、维修小家电等服务,享受服务的群众脸上写满了笑意。
为把爱送给征迁群众,第九十一中心医院组织包括多位专家教授在内的20多人参加这次义诊活动,服务内容包括小儿科、妇科、神经内科、骨科、肿瘤科等,现场免费为前来就诊的群众量血压、测血糖、做彩超和心电图、分发药品。群众激动地说:“今天,这么多专家来给群众免费看病送药,我们感谢政府、感谢大家!”
短短4个月的时间,征迁队队员们只有一个目标:让焦作在我们的手里变得更美丽,让征迁群众在我们的努力下实现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