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各职业院校同样面临巨大的压力。然而,焦作技师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安置却是渠道畅通,形成了一张毕业生就业的全国网络,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数字的说服力不言而喻,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该院能一枝独秀,引得家长纷纷将孩子送往这里学习,成就未来的人生路?
“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是保证学生就业的关键。我院结合办学规模、专业等方面的实际,实施开门办学,多渠道、多形式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焦作技师学院院长殷东兴一语道破该院高就业率的原因,“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这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举措。”
校企合作的方式有哪些?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式。每年招生季来临前,焦作技师学院为满足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以服务企业为出发点,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为目标,为企业定向培养学生,开设名优企业冠名班。截至目前,该院先后开设了郑州富士康班、郑州宇通班、广州广船班、千年冷冻班、制动器班、中原内配班、佰利联班、多氟多新能源班等冠名班,与省内外大型名优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良性互动、合作共赢。据该院就业部门负责人介绍,焦作技师学院的订单式培养模式给家长和学生吃下了定心丸,毕业生不愁找不到工作,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到用人单位带薪实习,这种灵活的办学模式确保了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的多方满意。
除了订单式培养,还有委托培养。学院根据企业的特点,由企业在社会自主招工,送到学校培养,回到企业后很多都成了企业的骨干。另外,还有工学结合培养。企业员工一边在企业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专业学习,既不影响生产,又提高了员工的素质和技能,企业也非常认可这种形式,在送教入企的同时,教师们也可了解企业生产一线的需要,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
怎样实现校企合作?
据殷东兴介绍,首先是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该院与河南千年冷冻设备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白家大院餐饮有限公司等企业,在人员配置、设备投入、培训模式上实现了深度合作,企业为学院投入资金,购置设备,建设实训室,设立助学金;学院提供师资,成立专班,定向培养,校企双方搭建就业直通车。学院和企业的无缝合作,不仅密切了学院和企业的关系,增进了对企业文化的了解,而且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实践能力,推动了学生的就业,实现了学院和企业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其次是引入企业文化,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一方面,学院充分利用教学实习,让学生在与企业员工的交流中,学习工人高超的技艺和爱岗敬业的精神,结合企业对员工的素养要求,强化自我成才意识和使命感,确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通过增加企业文化课程,让学生感受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快了学生的社会角色转换,促进了学生社会心理的成熟,提升了他们作为未来现代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
校企合作不仅停留在人才培养上,更在于校企之间的“产学研”合作。该院利用学校优势积极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比如机械工程一系根据焦作制动器、河南中原内配的生产情况,积极与企业合作进行了“数控设备升级改造”“活塞缸加工工艺改革”等课题的研发,通过合作研发,为企业节约了成本,受到企业欢迎。此外,该院还根据企业需求和生产状况,灵活安排教学实习的时间和内容,为企业排忧解难,既保证了实习课题和效果的落实,也解决了企业用工紧缺的困难。
焦作技师学院积极探索素质就业新途径,提前规划职业让学生“学有所长”,为学生顺利实现就业搭建了一条绿色通道。近年来,该院继续实施“打造品牌,创建名校,实现名校配名企”的发展战略,对内紧抓教育教学管理,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对外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坚持“以企业为起点,以学院培养为重点,以企业实习为补充,以服务企业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以及学院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性强,上手快,受到了企业的欢迎。正如郑州宇通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比较看重的就是学生的理论水平很快能与实际结合,从而尽快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焦作技师学院的毕业生很多都能在企业中爱岗敬业,认认真真地工作,热爱企业,为整个企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