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玮萱)昨日,记者从市博物馆获悉,近十年来,我市不断加强陶质彩绘文物科技修复力度,目前正在申请建立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焦作工作站。
我市是文物大市,古墓葬及历史文化遗迹众多,在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中,以陶质文物居多。2007年,焦作靳德茂墓元代出行仪仗方阵陶俑出土后,市博物馆开始与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合作编制修复保护方案。该方案先后获河南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批复,并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资助。据介绍,此次对焦作靳德茂墓元代出行仪仗方阵陶俑的修复保护计划,首开我市陶质彩绘科技修复先河。
从2012年开始,在国家资金的支持下,市博物馆与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通力合作,经过三年的努力,顺利完成了焦作靳德茂墓元代出行仪仗方阵陶俑及30件陶仓楼的科技修复保护工作。2015年,市博物馆与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再度合作,启动了54件彩绘陶仓楼的修复保护工作。目前,该项工作进展顺利。2016年,受省文物局委托,市博物馆组织举办了河南省首届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与修复培训班,对全省30名专业人才进行提升培训。其间,我市共有28件文物被修复。
另悉,市博物馆已拥有一支专业的科技修复队伍,面向焦作地区开展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其所形成的科研成果,将向省内各级文物收藏单位推广应用,提升我省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