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龙卿)为响应党和国家“一带一路”的号召,重温丝路华章,感受我国传统陶瓷文化,7月13日上午,河南理工材料“一带一路”实践团队来到河南省绞胎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了解绞胎瓷历史及其独特风韵。
在河南省绞胎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楼绞胎瓷展厅,一件件绞胎瓷成品——古朴的茶具、温润的瓷器,令实践团队成员大开眼界。
中国传统工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柴战柱为实践团队讲解了绞胎瓷历史文化内涵。他说,焦作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焦作”二字即得名于“焦家陶瓷作坊”。在众多陶瓷种类中,绞胎瓷制作难度最大,成功率最低,是诸瓷之中的佼佼者,堪称制瓷精品。他希望实践团队成员能积极宣传、弘扬焦作绞胎瓷文化,让绞胎瓷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