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②)减税降负红利实现所有行业全覆盖。
积极探索金融创新,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我市积极整合金融资源,加强部门合作,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和银政合作平台,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基于加强应急转贷平台建设的目标,我市成立市应急转贷平台运行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应急转贷平台的管理、协调等事宜。我市设立1亿元应急转贷资金平台,采用与相关银行签署合作协议、接受银行推荐申请企业等方式,为中小企业到期还贷续贷提供垫资服务,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临时性、阶段性资金周转困难,为企业正常运转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应急转贷资金平台已累计为23家企业提供23笔转贷资金3.5亿元。
为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我市经济发展,我市制定出台了《焦作市政府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推动政府支持企业直接变间接、无偿变有偿、资金变基金。目前,我市已成立河南中创信节能环保产业创业投资基金、焦作市先进制造业培育发展基金、焦作市科技企业投资引导基金等3支基金,总规模10亿元。
依托中旅银行,我市以财政资金为后盾,成立了河南省首家科技支行。该支行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按基准利率贷款,财政按不超过基准利率的32%给予贴息补助,减轻企业负担。我市财政出资设立科技融资风险池,集中用于科技支行开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创新创业者科技贷款损失的风险补偿。目前,科技支行已为16家企业发放贷款3440余万元。
为鼓励和引导银行增加信贷投放,我市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提升服务水平。成立焦作市银行业债权人委员会,搭建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共享和沟通的平台,协调银行和企业作好贷款续贷、债券续发。截至6月末,我市13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422笔,发放贷款39.89亿元,上缴税收1554.16万元。
完善地方电网建设,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我市积极推进焦煤局域电网建设,降低工业企业生产成本。金冠电力原有两台13.5万千瓦发电机组,直供万方铝业。2011年,万方铝业关小上大,停运两台机组,建设两台35万千瓦机组。新建机组投运后,其供用电负荷差额5万千瓦。针对西部工业集聚区工业用户受制于电价成本的窘境,我市以焦煤电网为基础,完成金冠电力负荷向西部工业集聚区输送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此举不仅解决了金冠电力用电负荷缺乏,无法正常生产的问题,同时为西部工业集聚区企业提供了低价电源。电网建成投运两年多来,已为我市用电企业降低成本近1亿元。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我市以创建河南省和国家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市为抓手,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刀阔斧简政放权,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以更有力的举措破除制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
突出问题导向,创新审批运行机制。我市推行“三集中、三直接”机制,各审批职能部门统一设置行政事项服务科,实现各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行政审批项目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行政审批权力向服务窗口集中,实现审批事项在中心窗口一次性直接受理、一站式直接办结、一个口直接缴费。目前,市直进驻项目507项,占市直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的77.6%,做到能进则进、应进必进。
推行首席代表负责制,各窗口单位确立一名首席代表,具体负责行政审批日常工作,对首席代表充分授权,本单位权限范围内的审批事项由首席代表签字办结,实现窗口受理、窗口审批、窗口办结,避免市行政服务中心变成各部门的“收发中心”,窗口变成“传达室”。
推行建设工程类项目并联审批制,我市将流程整合为立项、用地审批、规划报建、施工许可、竣工验收5个阶段,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采取“整合流程、一门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限时办结”等方式制定工作标准,最大限度压缩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周期,实现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时限由300个工作日压缩到40个工作日。
推行模拟审批制度,我市出台《焦作市建设工程项目模拟审批暂行办法》,充分利用项目供地前“等待”时间,从未供地时就开始进入审核程序,对项目资料提前进行实质性审查,模拟完成项目审批手续,待项目用地手续批复后,迅速将模拟审批文件转为正式审批文件,有效提升项目审批效率。
优化审批流程,强化日常监管力度。优化审批流程,市直行政审批事项平均承诺期限由19个工作日压缩到10个工作日,减少47.3%,每个事项审批环节平均由5个减少到3.8个,减少23.5%。实现了简单事项即收即办,一般事项一审一核不超过3个工作日,行政许可事项限定在法定时限30%内办结。
建立健全网上监察机制,对行政审批实施情况实行全程动态监管。将全市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办理过程分为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办结等5个主要环节,将审批流程和工作时限固化,纪检监察部门利用电子监察系统对各类事项办理情况实施全方位、全天候动态监控。
提升服务水平,打造焦作服务品牌。我市建立市行政服务中心分中心制度,将原来的住房公积金、房产、公安车辆管理、公安出入境管理、社会保险、交通运输等6个办事大厅,纳入市行政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市行政服务中心与6个分中心实现统一管理制度、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行为规范、统一组织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