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大代表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成效。实践表明,创新载体、搭建平台是做好代表工作、激发代表活力的有力保证,也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履职尽责、担当有为的重要体现。
创新载体、搭建平台是做好代表工作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创新代表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比如有的人大常委会每年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有的人大常委会建立“代表之家”、履职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为发挥代表作用提供保障和服务。但是,也有的地方人大代表工作平淡无奇,缺乏创新,仅仅停留在组织几次例行公事的视察活动或寄送文件资料上,代表工作流于形式,代表活动毫无特色。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活动方式,使代表工作丰富多彩、富有成效。
创新载体、搭建平台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一个好的载体和平台,能为代表工作注入无限生机和活力,成为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人大代表分布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各自具有独特优势。从实际出发,创新载体和平台,既是激发代表工作活力的有效途径,也为人大代表施展才华、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和用武之地。由于目标相同、方向一致,人大代表就可以在本职岗位上集中精力、形成合力、精准发力,更好地为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创新载体、搭建平台是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的互动十分重要。为此,各地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了“双联系”制度(人大常委会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载体和平台既为落实“双联系”制度提供了支撑,也在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联系沟通的桥梁。通过载体和平台,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部署能够贯彻落实下去,同时基层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也能迅速反映上来。如此,上下联动,相互促动,融合共进,久久为功,代表工作就能够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不断迈上新的台阶。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