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山阳区定和街道丰收社区组织志愿者对小区停车位进行统一规划,对垃圾分类进行了规范;中星街道冯河中心学校的志愿者举办“快乐陶笛”活动,提高居民文化素养;东方红街道广场社区组织青少年制作文明宣传画,提高居民的文明程度,助力“四城联创”……连日来,该区号召全区教师、学生及社区居民以“全民参与‘四城联创’,共建美丽幸福山阳”为主题,利用暑期在城乡社区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积极动员学生和居民投身“四城联创”工作,在辖区形成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新常态下,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载体,为搞好城乡社区教育,该区从“强基础”入手,建平台强队伍。该区先后启动了东焦作、万方桥、春源、工字路和华盛5个社区的改扩建项目以及凤凰社区内部功能建设项目,累计新增服务用房2580平方米。与此同时,该区强化区、街道、社区和网格四级网格建设,形成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遗漏的网络服务管理体系。截至目前,通过街道申请、社区实地核查等方式,摸清了居(村)民户数、人数及村民小组数,提出了拟增设网格情况,全区共需增设174个网格,其中城市社区35个、农村139个。
今年,该区搭建“山阳区新社区”微信公众平台,设置社区活动、社区新闻和特色服务等板块,将资讯、学习、管理等内容发送至用户手机端,方便社区居民随时随地了解培训信息,切实做好“微服务”,帮助居民实现“微学习”“微互动”,探索构建规范、开放、整合、高效、互动的社区教育工作体系。此外,该区还建立了“山阳区社区建设”微信群,各社区利用这一平台发布服务信息、图片,形成赶学比超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微信群各社区发送信息近2000条。
该区面向城乡社区全体成员的多形式、多层次、多内容教育培训活动,包括面向青少年的校外素质教育,面向社区成员的职业技能培训,面向社区居民的多样化文化生活教育等,准确把握现阶段工作重点,促进全区城乡社区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截至目前,该区举办的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培训班培训城乡社区工作人员300余人次;组织社区干部和楼院负责人到解放区学习“334楼院协商治理工作法”;赴山东肥城重点学习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做法;下发了《社区工作人员服务手册》,重点集纳社区工作人员服务规范、礼仪规范、用语规范和各类规章制度等内容,不断提升工作效能,树立社区良好形象。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四城联创”活动开展以来,该区着重强化品牌意识,精心培育城乡社区教育品牌。该区精心策划组织主题宣传“小手拉大手,清洁美丽社区”和“四城联创,美好山阳”创意征集及“四城联创”童谣传唱活动,把城乡社区活动打造成具有该区特色的学习品牌和文化品牌;精心开展“美丽社区(乡村)我的家”探寻历史文化、“文明有礼山阳人”文明礼仪等主题实践活动,助推全市“四城联创”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社会治理及服务创新工作上新台阶。
此外,该区还将精心培植组建社区服务特色团队。根据不同人群的职业、兴趣、爱好、志向,需要服务的基本技能等方面,组成不同的服务团队,针对群众需求开展特色服务,满足群众多方面的需求。“用社区教育提高居民素质,优化精神文明建设软环境,从而积极助推‘四城联创’工作。”该区社区建设服务中心组负责人说。
(李军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