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是中伏的第一天,到市中医院贴三伏贴的市民络绎不绝,场面依然火爆。
一些没在伏前、头伏贴敷的市民,为了不错过这一最佳时机,纷纷选择中伏这天抢赶冬病夏治末班车,到市中医院进行贴敷。在市中医院人民路院区,到这里贴三伏贴的市民排起了长队,工作人员从早上一直忙到下午下班。“我家就在附近住,今天一早到医院时看见贴敷的人特别多。于是,我回家等下午人少的时候再来贴敷。没想到,我下午到医院,等待贴敷的人仍然很多。眼看就要下班了,终于轮到我去贴敷了。”殷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患有支气管炎,贴三伏贴有几年了,效果非常好。我朋友的母亲也是通过贴三伏贴,治好了过敏性哮喘。”
据该院区工作人员介绍,一些市民因为不愿长时间等待,选择中伏第二天过来贴敷,以避开中伏头一天高峰期。
在市中医院解放路院区,一些科室贴敷点前人头攒动。在儿科,一些来自武陟县、博爱县、沁阳市等县区的患儿,在家长的带领下赶到这里贴三伏贴。在患儿的家长看来,市中医院医生选择贴敷的药方和穴位正规专业,到这里贴敷放心。“与去年相比,今年到医院儿科贴敷的人数稳中有升,初步统计有三四百人。”该科一名医生说。
冬病夏治属于预防性的治本之法,是一个综合治疗的过程,要坚持调养3~5年,到冬天易发的季节才能显现出疗效。在内四科冬病夏治咨询点,前来咨询的人依然很多,该科主任张春雷耐心地向过往的群众解答冬病夏治相关知识。对于前来贴三伏贴的患者,该科还给他们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贴敷三伏贴的注意事项。张春雷还提醒,冬病夏治期间要少吃生冷瓜果。夏天不可贪凉,少吹空调、电扇,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据介绍,贴敷三伏贴仅仅是冬病夏治的一个疗法,错过三伏贴的市民还可以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艾灸、针刺、拔罐等方法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冬病”“寒证”引发的疾病减少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
“夏季,万物生长繁茂,阳气盛,特别是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日子。此时,人体阳气应于自然界旺盛之阳,人体的气血运行偏浮于表,药物贴敷、艾灸等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直达病处,即利用天之盛阳,辅助人之阳气,两阳相加,使体内阳气充足,达到春夏养阳的效果。”该院副院长李小荣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三伏天,市民通过调整饮食也能起到春夏养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