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肝炎重灾区,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不少人对肝炎谈“虎”色变。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防治呢?
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六科主任张海表示,目前,预防肝炎最有效的办法是注射疫苗,但丙肝迄今尚无可广泛应用的疫苗,并且早期没有明显的发病症状。因此,他呼吁市民要养成健康体检的习惯,尤其是有肝炎家族史的人群要格外留神。他建议,市民40岁以后每年至少做一次全面的肝脏检查,50岁以后每半年做一次检查。有肝炎、肝硬化等肝病背景,特别是乙型或丙型肝炎的患者、乙肝或丙肝病毒携带者也最好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随着医疗水平提高,越来越多肝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因此,只要发现及时、治疗及时可以有效预防肝炎的发生和发展。
张海建议,市民防治肝炎,除了定期体检外,还应从日常生活做起,增强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聚餐时用公筷或分餐制;生病后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注意饮食,避免过度饮酒;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在饮食方面,市民可多吃些大豆及豆制品,这些对肝脏修复非常有益,还有西兰花、菠菜等绿色食物也能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
良好的睡眠也是肝脏最需要的。据张海介绍,肝胆通常在每日23时开始进行新陈代谢,如果这时候人进入梦乡,就能让肝脏进行自我修复,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此外,发怒也会损害肝脏。张海提醒,夏季天气炎热易使人急躁、心神不安。所以,市民每天要尽力做到心态平和、乐观开朗,并多喝水帮助肝脏排毒,保护好自身健康。
(本栏照片均由市第三人民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