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全市“四城联创”现场会连续在示范区召开,其创新经验作为典型进行推广;聚焦“一赛一节”,示范区招商洽谈紧锣密鼓;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二季度全市重点项目暨产业转型攻坚观摩评价活动中,示范区与六县(市)同组,排名第四,位次前移;在全市公路绿色廊道建设工作的表彰通报中,示范区获得绿色廊道建设优秀奖……今年年初以来,示范区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聚焦“一赛一节”、“四城联创”、环保攻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双十工程”等,克难攻坚,敢打硬仗,努力实现“整体工作上台阶、重点工作争一流、特色工作树形象”,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61.6亿元,同比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2亿元,同比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71.2亿元,同比增长1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5亿元,同比增长12.5%,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示范区突出“一赛一节”招商主线,盯紧意向项目,逐个对接、跟踪落实,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确保完成市定签约任务。对接重点战略合作项目,洽谈科技合作项目,争取尽快签约落地。同时,组织好“招商引资百日竞赛”活动,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力争签约引进一批重大项目。
示范区把项目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总抓手,通过上项目、扩投资,推进创新发展,培育大企业集团,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坚持项目建设领导分包、台账管理等推进机制,强化跟踪督导,力争全年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低于16.5%。同时,创优发展环境、转变工作作风,主动对接、靠前服务,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推进前期项目快开工、在建项目快建设、建成项目快见效。
“四城联创”是改善城乡面貌的最大抓手。市委提出,要强力实施郑焦融合省级战略,把武陟县和示范区打造成对接郑州的桥头堡。示范区强抓机遇,找准定位,搭建对接平台,加快城市发展。加快推进重点区域的控规编制、城市设计工作,为碧桂园、绿地等大项目的落地建设提供基础条件。实施好总投资137亿元的73个新型城镇化项目,推进重大项目,金沙、沁苑等4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力争今年全区城建投资在40亿元以上。服务好全市城建十大工程,重点抓好道路及配套设施、沁泉湖、怀庆河水系连通等工程,统筹抓好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再接再厉,巩固工作成效,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开展“四城联创”,全力推进11项攻坚,力争高标一流地完成市定任务,在全市继续当先进、作示范。
“宁可牺牲经济增长,也要尽最大努力改善环境质量。”这是示范区环保攻坚战的担当和气魄。从今年年初开始,一场“围剿”PM10、誓还百姓蓝天白云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在示范区全面打响。通过政府主导、部门牵头、乡镇(街道)协同推进、全社会共同参与,今年上半年,示范区PM10、PM2.5数值同比下降,优良天数上升,“两降一升”受到省、市相关督导组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