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人说:别走得太快,等等灵魂。
很早以前,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羊的门》扉页上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样写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每当我浮躁不安的时候,想想这九个字就会安静下来。
以前曾看到一篇报道,问,你最心仪的工作是什么,答,活儿不累离家近待遇高。看到答案,我扑哧笑了,然后浮想联翩。这世间真有这等好事?建国68年了,至少我们这一代人里除了红二代,早已没有了传统意义上是世袭贵族、富庶后代。即使现在身家亿万的“50后”“60后”,也是当初苦哈哈奋斗出来的。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努力工作,不断奋斗,才能安身立命,才能在这个世间,求得一丝安全感。
活儿不累离家近待遇高,或者昨晚睡一觉,今晨买彩票中头奖,这番轻轻巧巧的事,就如王子和灰姑娘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那是童话里的事。我从来没有奢望,即使遇到了也会突然警惕万分:是不是骗人的?世间会有这等好事?什么事情能一本万利?股票?会跌;集资?会跑;炒房?会套;扳着指头细数,怎么也没有数个子丑寅卯出来。一个朋友笑我,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现在什么时代了,吃饭动动指头,花钱扫扫二维码,汽车不用汽油,三D打印要啥有啥,连机器人都打败人类了,这天上会掉馅饼的事,你还连想都不敢想,这辈子注定穷。很有道理,马云如果当年不异想天开,会有今天的大数据时代?俞敏洪如果不胆大妄为自立门户,会有今天的新东方?任正非如果不立志做世界第一,何有今天的华为?只是,这一切的得来,全是这些开拓者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我曾在深圳、杭州与这些创业者、发明者、制造者、生产者朝夕相处,高楼大厦里、花园式厂区里有这些发明者、制造者、生产者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夙夜在公的身影,他们倾尽了智慧与心血的成果,才让使用者享受到轻轻巧巧的方便。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正如时下正火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没有赵俊生的一年200多天的加班加点、出差奔波,哪有子君的贵妇生活?
有人享受,必有人付出。
享受的人,未必可以长治久安;老话说,坐吃山空;子君的离婚说明,靠树树倒,靠人人跑;最后还是靠自己吧。
所以,我这类人,对待工作,如衣食父母,勤勉谨慎;对待理想,如宗教神圣,孜孜以求。
一晃,人生早已从“我的前半生”走到了“我的后半生”,奋斗的结果是,生活尚可温饱;理想还在远方。
一路跋涉不易,但跋涉中的体会更让人无解:走着走着,蓦然不知所向;竭尽全力,突然发现已无能为力;极度诱惑,本能又决然抗拒;急速奔跑,却猛然崩溃。这种无解的骤然困顿,常常让我反思:人生并不长,是不是想要的东西太多。
活儿不累离家近待遇高。是一种奢求;努力奋斗,想达到的目标和高度,是否也是一种奢求。想起幼时,蹲在墙角看蚂蚁,那一群蚂蚁急匆匆,从这头奔波到那头,来来回回重复着。忙忙碌碌,干的就是一件事,运走我扔下去的那一粒蛋糕渣。将蛋糕渣搬回到蚂蚁洞里去。不停有蚂蚁出来,又不停地跑回洞里。
日头从树顶一点点向西偏去,搬运的队伍缓慢地运行着。不气馁,直至一点点挪到洞里。然后,我看看西坠的日头,拍拍膝盖上的尘土,心满意足地回家。那一个下午,蚂蚁的目标就是将蛋糕渣搬回到蚂蚁洞里去;我的目标就是看着它们将蛋糕渣搬回到蚂蚁洞里去。纯粹,简单。
“平平淡淡才是真”,这句歌词被许多人念叨。为什么,因为实现起来,不容易。这是一个瞬息万变、激情澎湃的时代,有多少目标,就有多少奔赴目标的竞争;有多少变化,就有多少面对新变化的诱惑;有多少适应,就有多少必须适应的压力。即使为了保证现时的正常,也要拿出十分的努力。看看《我的前半生》那些白领、金领的生活状态,就能管中窥豹,他们争取晋级不易,保住现有的位置同样不易。逆流行舟,不进则退。
身体累可以睡一觉,心累却无法入眠。拿什么慰藉失重的心灵?
“别走得太快,等等灵魂”。
为什么走?因为想追寻美好。但走着走着,就忘了为什么出发。一路的风景四季变化,如此美好,却忘了欣赏;那个小驿站,如此惬意,忘了驻足休息;一路埋头奔走,将为什么出发的初心丢得远远,躯体失去了灵魂,再发达,能跑多远;跑得再快,方向是否已错。
“别走得太快,等等灵魂”。
就像儿时看蚂蚁搬家,只是为了看蚂蚁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