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教育局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
我市10名教师 荣获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称号
焦作师专 “四个结合”做实做深资助育人工作
不忘初心 逐梦前行
图片新闻
博爱县教育局 全面推进学生防溺水工作
孙维刚教育教学经验启示
铿锵玫瑰别样红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8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忘初心 逐梦前行
——记孟州市实验中学教师李艳芬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通讯员 张海峰

  她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她爱学生、爱读书、爱钻研、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她的学生多次在征文活动中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所教班级成绩也在该市居于前列。她,就是孟州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师李艳芬。

  从教以来,李艳芬反复研读语文教材和课程标准,她将教学的重点、难点了然于心,力争让每个学生学有所获。李艳芬经常在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做人的道理。她在班内举办的爱国诗歌朗诵会,把爱国教育种子深植在学生心中。

  李艳芬教两个班语文的同时,还担任班主任。接班之初,李艳芬建立学生档案,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于父母不在身边的学生,她经常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她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爱。李艳芬爱学生,就如同爱她自己的孩子一样。

  李艳芬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在班级管理中,李艳芬运用“合学教育”管理理念,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发展目标,培养了一批负责的学生干部,带动全班学生共同进步。在学校每周的纪律卫生评比中,她带的班级每周都被评为双优。她重视以活动助力学生成长,学校开展的每一次文体活动,她都积极带领学生参加,在韵律操比赛、跳绳比赛、篮球比赛中均获一等奖;集体跳大绳项目,她带的班级还代表学校参加市运动会,获得二等奖。此外,李艳芬还组织学生进行义务劳动等,对学生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只要是学生参与的活动,李艳芬就是组织者、参与者、鼓励者。中考前,学生要进行两三个月的体育训练,每天早上、下午体育训练,李艳芬都会陪伴学生一起训练。

  在学校管理评比中,李艳芬带的班级连续多年获得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她被评为校级和孟州市优秀班主任,她带的班级被评为焦作市文明班级。比这些荣誉更有价值的是,学生对她的爱和家长对她的肯定。毕业时,学生称她为“妈妈一样的老师”,她写的毕业诗歌《骊歌》被学生争相转载,家长们也纷纷在微信上真诚地致谢。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李艳芬十分注重学习。在她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和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里,学生多、杂事多,可李艳芬没有一丝抱怨,每天和学生一样早早到校,除了上课、备课,饭间、课间也是李艳芬批改作业、为学生辅导功课、和学生交流谈心的时间。同事们都说李艳芬是工作狂,可她总说是从工作中、从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光中感受到了快乐。

  多年来,李艳芬一直有计划地阅读教育专业书籍。瓦西里·亚力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陶行知的教育名篇,魏书生的语文教学经验和班主任工作经验,李镇西的《走进学生心灵》《语文课堂教学实录》,这些教育理论拓宽了她的视野,让她用全新的目光看待她的工作和人生,让她对自己的教育事业有了新的规划。

  李艳芬在阅读中反思和成长,她在书写中积淀和成熟。她所写的论文在孟州市、焦作市和省里的比赛中多次获奖。此外,李艳芬还加入了孟州市作家协会,她的文学作品《我用声音传递美》在《教师博览》上发表,《红高粱 绿豆荚》在《中学生阅读》上刊登。

  “立足讲台廿六载,春风化雨记心怀。不忘初心勤耕耘,爱催桃李满园开”。这就是李艳芬的真实写照。2011年,李艳芬获得高级教师职称。她认为,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干出更出色的成绩,才是一个教师应尽的职责。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